第十二章 少年兵的日常-《真桃花石帝國》
第(1/3)頁
胡人到底能不能種地?
孫秀榮決定從少年兵做起。
自從他掌控怛邏斯后,立即將大唐那一套復制到了這個城市。
由于城市是由粟特人建起來的,而突厥人來到七河流域后,上層人物也開始向祆教或摩尼教轉變,雖然并不誠心,但一個系統的宗教對他們來說還是比原始的薩滿教強一些。
在內城里面原本有一座高高的祆教寺廟,廟里還有非常深的井,與尋常寺廟不同的是,祆教寺廟與其說是一座寺廟,不如說是一座高塔。
高塔的頂部分為三層,那是為死去的男、女、孩童使用的,祆教徒死去后會被脫個精光然后分別置入那三層高塔,任由鷹鷲啄食,被鷹鷲啄食得只剩下骨架時便投入下面的深井。
寂寞塔,是祆教徒對這處地方的定義。
對于這樣的地方,若是放在野外自然沒有人說什么,但若是放在城里就有些有礙觀瞻了,突厥人接手后立即封了深井,不過高塔他們并沒有毀掉,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將空蕩蕩的塔樓徹底封實了,只剩下最上面一層用于軍事瞭望。
孫秀榮再次接手后,雖然以前在林中時索倫人也有樹葬的習慣,但在城里進行天葬還是聞所未聞的,他立即拿出一部分錢財將此地建成了一座佛教寺廟,并請于闐鎮的不空大師來此主持。
不空大師沒有來,卻將其弟子,也就是那位與孫秀榮交過手的疏勒王族后裔慧琳派了過來,并帶來了十余名弟子。
孫秀榮雖然是后世過來的人,但對于死亡依舊帶著深深的敬畏,在祆教寺廟基礎上改成佛教寺廟自然也有利用佛教徒的修為來鎮住死魂靈邪氣的意思。
何況慧琳大師是佛門中少見的“怒目金剛”。
改成佛寺后,其最頂部設置了大鐘和大鼓,時辰一到,寺廟里的和尚就會敲響鐘鼓報時,也算是他們為孫秀榮為他們修建寺院做出的報答。
人都是善變的,雖然最近一百年整個河中地區祆教昌盛,但佛教并沒有離他們太遠,眼見得祆教寺廟便成了佛寺,城中的部分粟特居民在很短的時間又成了佛教徒。
石國、西突厥、突騎施、大唐,連番不停的爭奪讓這些本來對“黑暗”與“光明”爭斗有所準備的祆教徒有些失望了,三千年,對他們來說時間太長了,而佛教的往生之說對他們來說更現實一些。
于是,改成“金剛寺”的寺廟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香火不絕了。
這倒是孫秀榮沒有想到的。
一日的卯時中刻(約早晨六點),內城軍營的牛角軍號響起來了。
駐扎在內城的少年兵中營、后營兩營士兵聽到后趕緊起床了,等士兵們趕到小校場并排好隊時,只見他們的都督早已經在那里了。
先是小半個時辰(半小時)的跑步,然后是小半個時辰的自由鍛煉(練習各類器械和兵器),大約卯時末刻時分,他們就可以進食早飯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乌恰县|
武山县|
曲松县|
屏边|
上犹县|
丰原市|
武功县|
许昌县|
金湖县|
旬邑县|
宣恩县|
鸡泽县|
孟连|
十堰市|
正阳县|
清河县|
冀州市|
会宁县|
玛沁县|
高密市|
临洮县|
余江县|
乌海市|
芜湖市|
佛教|
福海县|
资中县|
宜昌市|
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宜都市|
隆回县|
清远市|
栾川县|
莲花县|
山东|
黄山市|
绥芬河市|
连江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