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0點05分,隨著熟悉的片頭外加琴島啤酒的標志,廣告語瞬時傳出,“本節目由琴島啤酒冠名播出。” 《人生一味》,開播了。 …… 沈夢佳本想換臺的,都10點了,藍鯨臺有個《青春高8度》的趣味播報節目最近看著不錯。 作為一個荊南女孩,正青春的她對明星那點事或電影、電視的花絮及拍攝小故事,還是符合她胃口的。 可當她不想聽廣告瞎逼叨,打算換臺時,一個沒看過的新節目預告讓她上了心。 黑夜、燒烤、肉在烤架上滋滋的往下滴。 “夜幕降臨,人們開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從炕頭小酒,到酒店大餐,這個龐大的選擇譜系里,很多人鐘情于街頭巷尾、市井里弄,只有這個環境配得上他們想吃出點兒境界的企圖…… 大家其實很懂生活,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這文案簡直就是為燒烤量身定制。 盡管最好吃的燒烤,就在你家樓下,但我們還是走遠了一點,尋找了一些更別致的味道……” 如此文字配上磁性又俏皮的語調,仿佛在人耳邊低語,介紹著去哪吃,沈夢佳只覺得拿起遙控器的手暫時不想動了。 一幅幅畫面,忙碌,喜悅,充實,盡興,食客與烤串的碰撞,燒烤師傅與炭火的比拼,讓她一下就愿意等了。 等待是有價值的。 預告也并沒有讓人失望。 歡迎來到“無肉不歡”。 …… 沈夢佳連手機上的企鵝消息都不回了,就盯著電視,仿佛里面有什么魔力。 鏡頭下,圍繞著大街小巷,圍繞著一些人、一些事,瑣碎但貴在真實,讓人不自覺的感到輕松。 它不像很多的一些節目是挑戰觀眾的視覺與精神,刺激腎上腺素,它不會帶去緊張、期待、戲劇、反轉等一系列擊打神經的快意。 它轉鏡快,平均15分鐘一個小故事,但內容上卻主張慢下來,大部分鏡頭都給了景物,蘊含著一種讓人分泌口水的生活儀式感。 吃個烤串而已,怎么就這么香? 梁山小豬肉的小二哥、招縣跑山豬的彝族大姐、牛肉小串的小馬哥,紅柳羊肉的阿布哥,每一個出鏡人物普普通通卻樂于在鏡頭前表現自己的手藝。 整個單元人物眾多,但看得時候目光全匯聚在燒烤這個主題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