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壚發出此問自有緣由,若只為日前之事,朱壽能親自來一趟已經足見誠意。 以這位“朱先生”的身份,竟然也白龍魚服一同前來,若說沒有其他的目的,胡壚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 聽到胡壚主動問明自己來意,朱先生心中暗贊這位道長果然人情練達,當時先自然而然地反客為主,請大家各自落座敘話。 待到眾人先后坐定,他才向胡壚笑道:“聽王公子說,道長竟已到不惑之年。然而以道長的這副面貌,便說是年方弱冠也有人信。朱某素問道家有延生續命、不老長春之法,道長能夠駐顏有術,可是已虧得此法堂奧?” “原來如此。” 胡壚啞然失笑,終于明白了對方的來意。 與此同時,坐在另一邊的王守仁也變了臉色。 此次朱家父子命他做個引見之人,卻沒有說明還有這一重目的。若早知如此,他是寧可頂撞獲罪,也不會應這差事的。 事實上也正如胡壚和王守仁所思,那天朱壽回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使人將同樣剛剛到家的王守仁召去,向他打聽葫蘆師徒的根底。 王守仁固非背后說人的長舌之輩,但他與胡壚亦是初識,了解的一些情況極為有限,且其中并無不可對人言之處,便也老老實實地都告知了朱壽。 朱壽聽了半晌,除了胡壚師徒的姓名年歲,也并未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便將王守仁打發回去。 隨即他家中父母都知道了日間發生之事,后怕之余又大為氣惱,將這總愛偷溜出門惹是生非的愛子叫去,你一眼我一語地狠狠數落一番。 朱壽見父母當真生氣,當即拿出慣用的插科打諢手段,說起了救助自己的胡壚師徒,將話題引到一旁。 但說者無意而聽者有心,他父親在聽說胡壚竟能留駐青春容顏不老,立時便引動了剛剛平息的一件心事,這才有了今日之行。 胡壚搖頭嘆道:“只怕要令朱先生失望了。貧道能留駐容顏,一則是自身修習道家玄門內功有成,二則是常年于山中修道,清心寡欲,紅塵俗事從不縈懷。后者朱先生必然無法做到,前者……怕也力有未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