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哦。”聽到這話,趙構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于一個封疆大吏來說,如果他帶兵回來,那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了,諸如之前的童貫,又諸如滿清時期的年羹堯…… 不光是老趙家,任何一代帝王都十分忌諱這個,在這一點上,蘇苑做的還是讓趙構滿意的。 當然,對于這個西夏總督來說,趙構并沒有什么不喜歡的地方,主要是西夏那是個貧瘠之地,他不看在眼里,那些世家門閥也不會看在眼里,那個破地方除了沙漠戈壁之外,唯一能讓人和財富聯系起來的就只有青鹽。 原本的絲綢之路也早就不存在,西夏向西還有喀喇汗國,對中原的貿易形成了一定的封鎖,唐末的亂局,讓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輝煌不在了,中亞的紛爭更是杜絕了貿易往來。 其實在趙構以及很多人看來,西夏至于大宋就是雞肋,如果不是楊浩玩了個三月滅西夏,估計沒人愿意支持去打那里,這或許也是大宋賀西夏羈縻了這么久的原因吧。 戰爭這個事情,在刨除了領土的原因之外,還要考慮經濟的問題,在自己的領土上抵御外敵這是無可厚非的,不管怎么樣都要打,但是向外擴張就要考慮,打下這個地方到底值不值得,要知道,從古至今,打仗都是要花錢的,而不是你說打就派人過去打那么簡單的。 反正不管怎么說,西夏那個地方,到現在還沒有給大宋朝堂帶來什么財富,這就讓很多朝堂大佬對那個地方選擇了無視,甚至選擇性的遺忘了那里還有個西夏總督。 “戴宗啊,陪朕走走。” 趙構說著起身,出了御書房,信步游走在御花園中,戴宗跟在后面,趙構不說話,他也不吭氣。 走到御園深處,侍衛們也離得遠了,趙構才尋了一處坐了下來,看著御園中怒放的花兒:“戴宗啊,朕可以相信你嗎?” 這話問的就很讓人不好回答,但這些身處高位的又總是喜歡這么問,戴宗聞聽,單膝跪地:“臣戴宗受先皇眷顧,得以提舉皇城司,今官家登基,臣定當肝腦涂地,已報先皇和官家的知遇之恩。” “呵呵。”趙構淡笑了一下:“戴宗啊,你的知遇之恩應該是楊浩,若沒有他,你應該還在江州做個牢頭呢吧。” “是的,對鎮國公臣自然是感恩的,然若沒有先皇和官家的眷顧,臣也不能有今天之地位,這一點臣是明白的。” 趙構抿嘴不言,再次看向那些花兒,似乎這個答案他并不是很滿意,戴宗跪在那里也不敢出聲,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原本以為趙構和鎮國公楊浩那是情同手足的,可今天為何會問出這些話來。 當然,朝堂里的一些爭斗他也知道,只不過皇城司不同于其他機構,楊浩就曾叮囑過他,該他插手的時候插手,不該插手的時候,萬萬不要隨意插手,這會走向一個不歸路的,所以,如果沒有楊浩的暗示和趙構的命令,他很少過問朝中之事。 但不過問不代表不知道,趙構上位,推出了趙杞,他能不明白這是為何嗎? “算了,戴宗,朕還是太子之時,府上曾有一名侍衛,名為劉傳龍,出身禁軍,最近不知道是走失了還是怎地,你去找找。” 戴宗一愣,馬上答復:“臣遵旨。” 隨后趙構又說道:“不管如何,總要有個結果,戴宗,要記住,這件事不要他人知道,找到后,那些經手的人……” 戴宗臉色一凜然:“臣明白。” 有一個懂事的手下,就會省心很多,趙構寬慰的一笑:“起來吧,朕登基許久,也是忙的有些過了,今日得以閑暇,隨朕出去走走吧,好久未曾去楊浩那里了,他家的酒菜還是不錯的,恰好這蘇苑回來了,你跟朕一起去看看吧。” 大宋的皇帝沒那么多講究,趙佶就很喜歡去大臣家蹭吃蹭喝,甚至說還有留宿的情況,趙構出宮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這是他身為官家之后的第一次出宮,多少人都盯著呢,這第一次去的地方一定是要表現出一些苗頭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