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張公案》
第(1/3)頁
陳籌一哆嗦跌下草鋪,牙齒咔咔碰撞。小馬噴了一口氣,好奇地扭頭看他。
陳籌抖了半晌,跌跌撞撞爬起,朝著四面八方一通亂揖:“大仙,大仙,晚生實因風雪逼迫,冒昧闖進寶地,謝大仙不殺之恩!求大仙莫與區區凡人計較!留宿之恩,無以為報,祝大仙早得金身正果,晚生碌碌凡夫,不足記掛!”
身后突然嘎吱一響,陳籌嚇得又一跌,哆哆嗦嗦回頭,卻是風吹動破窗的聲響。
陳籌不敢再留,扛起包袱,牽馬躥出破廟。
外面陽光燦爛,天空湛藍,一片白皚皚。陳籌也不管什么方向,牽馬蹚著雪一腳深一腳淺往前奔命。小馬嫌雪深,又嫌陳籌走太快,屢屢止步擺頭,待陳籌將韁繩頓了又頓,方才不耐煩地噴兩口氣,跟著陳籌前行。
走了一時,見前方有兩行樹排列蜿蜒,中間所夾應是道路。陳籌松了一口氣,牽馬蹚過去,果然是路,腳底踩著雪下實地,心中也踏實了一些。抬頭看太陽辨了辨東南西北,沿路繼續往前。
陳籌跑后,邵知縣很是忐忑了一番,畢竟駁了知府大人好意,唯恐高知府心存芥蒂,得空便著力湊趣。下鄉巡查,有名望的鄉老和鄉中學子前來拜見,高知府見有兩個學生衣衫單薄,暗暗囑咐邵知縣留意關懷。
邵知縣立刻喏喏應是,又道:“大人真是愛惜人才,下官多有不及,無地自容。”
高知府道:“本府見著他們,就想起年少時讀書的辛苦。他們乃來日國之梁柱,本府只望他們能多一分專注在學問,少一些煩擾于旁雜。”
邵知縣哽咽:“大人苦心,眾學子定能體會,奮發向學,不負大人厚望。”
高知府呵呵笑道:“他們不必知本府此時意,但望來日有功于百姓社稷,不負皇恩。”
邵知縣與隨行人等皆贊嘆唏噓,邵知縣道:“大人恩德,如春風雨露,融澤寒冬。胸襟更仁懷開闊,即便有負大人恩德者,亦不曾計較。”
高知府道:“你所指是那陳生?”左右一望,眾人中不見張屏。邵知縣忙道:“張縣丞在衙門中修書。”張屏除非必要的例行請安,都悶在卷宗庫中。高知府亦不曾再提及他。邵知縣便未喊他同行。
高知府略一頷首,接著道:“那陳生以孝道為先,且不愿借本府之力謀出身,本府倒極欣賞他的骨氣。本府已修書與京中同年,略做一薦,他再上京時,能多得些照應。”
邵知縣紅了眼眶:“大人的胸懷,真,真足以稱得曠古爍今!”
高知府擺手:“呵呵,當不得,當不得,莫給本府戴高帽子了。本府只是不愿朝廷錯失每一個人才罷了。”
隨行眾官交口稱贊,感嘆陳籌三生有幸,知府大人功德無量。
“哈啾!哈啾!哈啾!”陳籌耳根滾熱,猛打了個幾個噴嚏。
日光映著白雪,晃眼耀目,陽氣昭昭,令他心中稍安。
雖然頭頂著大太陽,但感覺比昨日更冷些,小風一吹,濕潤潤的寒氣便往骨頭里鉆。陳籌拿袖口包著手,縮頭牽著馬走,沒有扛風的氈斗篷,兩頰耳朵刺刺疼痛,實在扛不住了,就從包袱里翻出幾件寬敞袍子,不論薄厚,一律裹在身上。橫豎路上沒有人影,又拿了一件袍子把頭裹住,翻出干糧,找來找去,卻只有硬邦邦的大餅,昨天早上買了囤著的幾個茶葉蛋不見了。
陳籌又翻了一通,確定包袱里沒有茶葉蛋。
奇怪,昨天晚上擱在包袱里都沒拿出來,難道跑出破廟的時候從包袱縫隙中滾了?不至于啊,拿幾層油紙包得好好的。
一個猜測忽從陳籌腦中掠過。
難道?真的好像……的故事……
不可能……阿彌陀佛,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不多想,不多想……
飛快啃了兩口大餅,灌下幾口涼水,接著朝前。
樹杈上的積雪滑落,陳籌又硬生生打了個寒戰,后頸寒毛直豎,猛一回頭,身后果然空曠曠一片銀白。
大白天里,哪會有什么!
日頭再偏西時,終于看到了人煙。屋頂!籬笆!煙囪!是個村落!
靠路邊的一戶人家門前,有兩個半大少年手持鏟子鋼叉正在拍草垛上的積雪,回頭看見踉踉蹌蹌牽馬而來的陳籌,頓時掄起了手中的鏟和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清流县|
通城县|
招远市|
恭城|
古交市|
衡水市|
辽阳县|
田林县|
双江|
咸阳市|
呼伦贝尔市|
泰州市|
古田县|
滕州市|
宁安市|
桦南县|
马公市|
沙湾县|
湛江市|
平邑县|
阳谷县|
涟源市|
深圳市|
平邑县|
邻水|
什邡市|
惠州市|
宜黄县|
乌鲁木齐县|
宜宾市|
五河县|
化隆|
大冶市|
石狮市|
和田市|
陕西省|
连平县|
桃园县|
阿鲁科尔沁旗|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