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放這里吧。” “小二,真的和他們說的那樣嗎?” 小二尷尬地笑了笑,看了吵的熱鬧的人群,低聲道:“還不止這些呢。” 齊恒眉毛一挑,從懷里掏出十枚錢。 小二臉色一喜,快速地拿了過去。 “匈奴人來的時候,商人和一些百姓,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跟匈奴人做起生意來。” “做生意?我記得法律有規定,在邊界貿易,不得向外國人出售鐵器,亦不準帶錢出關。他們這是違法啊。” 漢朝這條法律,無異于經濟制裁。既然不準漢人帶錢出關,匈奴的商品就無法大量流通,而匈奴渴望得到的漢朝物品,也沒辦法得到。 “但是他們是投降過來的俘虜啊,包括匈奴人在內,所有的商人和百姓都以為,如今不必受法律約束了。只要有錢,就可以購買匈奴人的物品。而匈奴人,也正想狠狠地賺一筆。于是大家都以為,生意往來你情我愿,大家一起發財,這是沒錯的。” “而且,這里離長安城那么遠,也沒有管,所以那段時間很熱鬧,雙方換了大量的貨物。” “那后來呢?” 小兒悻悻道:“后來,遭了殃,上面據說派來了好幾個大官共同審查,咱們這個城的官員全都撤職,官員和違法的百姓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二百人都被砍了頭。” 宋家昌:“就應該這么辦,朝廷做的好。” “還有,剛才那伙人說的,我認為朝廷的做法是錯誤的。” “對匈奴的政策,也很有問題。首先,漢匈沖突向來就有,漢朝好心和親乞和。但是,匈奴人第一個拒絕和親,屢屢發兵搶劫漢朝。多年以來,為誅滅匈奴,漢朝不知燒了多少錢,犧牲了多少將士的生命。今天,匈奴前來投降,我認為朝廷應該將匈奴人貶為奴婢,賞賜給那些為國家而戰死的將士家屬,以謝天下之苦。沒想到的是,朝廷不以為奴,反奉若貴賓驕子。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對,還有一點,那殺了漢人,匈奴人也有錯,朝廷殺匈奴人了嗎?” 小二回想了一下,道:“好像并沒有。” “這是哪門子道理,朝廷護著匈奴,而刻意斬殺無辜的生意人。這種做法,無異于庇其葉,而損其枝者,不可取也。” 宋家昌也有些義氣填膺的樣子了。 小二嘆了口氣:“咱們啊,也無法做主,朝廷說什么就是什么了,只要讓我吃飽樓就滿意了,至于這些大事情,我可做不了主。” 齊恒目光閃爍,望著小二的背影不知道再想什么! “左生,你怎么想的?” “我嘛,我認為這里面肯定不只有這么些事情,以劉家人的脾氣,就這么簡單?” 這話是附耳說的。 宋家昌想了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按照劉家皇帝的性格,以前受過那么多的苦頭,回不報復? 而且從長安宮內的人上位的做法,并不簡單啊。 可是,心中還是想不明白。 為何朝廷的政策是這樣的。 人群中有知情人道:“你們啊,都錯了,這只是剛開始,你們可知道那些人現在如何了?” 這句話立馬吸引了人們注意。 “你知道?” “嘿嘿,我當然知道。” “我告訴你們吧,那些人基本都被拆散了。” “那位老哥,你回家如果看看,那一千人肯定早就被拆了。” “幾乎只要到了歲數的匈奴女人都已經嫁給了其他地方的漢人。” “你怎么知道?” 此人捋了捋胡須,道:“因為,當時我就娶了一個匈奴老婆,朝廷發的。” “當時朝廷直接把我們叫走,跟著去了一個叫微湖的地方,去和那些匈奴女人相親,相中了就跟著走。” 可是,心中還是想不明白。 為何朝廷的政策是這樣的。 人群中有知情人道:“你們啊,都錯了,這只是剛開始,你們可知道那些人現在如何了?” 這句話立馬吸引了人們注意。 “你知道?” “嘿嘿,我當然知道。” “我告訴你們吧,那些人基本都被拆散了。” “那位老哥,你回家如果看看,那一千人肯定早就被拆了。” “幾乎只要到了歲數的匈奴女人都已經嫁給了其他地方的漢人。” “你怎么知道?” 此人捋了捋胡須,道:“因為,當時我就娶了一個匈奴老婆,朝廷發的。” “當時朝廷直接把我們叫走,跟著去了一個叫微湖的地方,去和那些匈奴女人相親,相中了就跟著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