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66章:大同軍議-《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突厥人南下的消息如今已經傳遍甘州,但甘州卻顯得有條不紊、忙而有序,這些長期生活在邊境的駐軍和百姓都知道突厥是部落國家,每個部落都有一套運作規則,各部戰士平時都在本部生活,并在各部酋長安排下圍剿部落附近的野狼,同時也要防范其他部落吞并本部的人口、牲口。正是這種散居各處的現狀,所以突厥要想發動一場大戰,首先要向各部發布命令,令各部戰士在某個地方集結,弄得草原人盡皆知,向來沒有什么隱秘可言,只要他們一開始拉幫結伙,就連三歲小孩都要打仗了,更何況是隋軍不斷派出去斥候?

    因為突厥是大隋首敵,隋朝長期在草原上廣布斥候,甚至把一些人收買為內間,而張須陀擔任涼州大總管府以后,自己又派了斥候出來,所以當步迦可汗將本部大軍集結在于都斤山山脈、金山余脈‘v’字形尖端的蒲奴水(翁金河烏蘭湖)南部草原時,張須陀便知道戰事要來了,他一方面派人將消息分別傳給楊集、大興,另一沿著溺水北上,前來邊城大同城積極備戰。

    大同城位于居延澤以北,東鄰現代的巴洪果爾吉山、西界狐貍山,這兩座山異常高大險峻、難以攀爬,如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而夾在兩山中間的大同城城墻經過獨孤敏出錢改造,由以前的夯土變成了高三丈、寬一丈的條石城墻,約有十三四里的城墻向北突出,呈現出了一個巨大的半月形,而后方又有這樣一道城墻,和左右山體結成一個向北凸出的甕城,如果前面的城墻失守,后面那道墻還可以發揮御敵作用。

    城內是官署和軍營,而將士們的家眷,以及從周邊遷徙而來的千多戶漢人、羌人,則是住在更南方的鎮城里,這么安排是防止北墻失守以后,城內百姓慘遭荼毒,而沒有民居和百姓的拖累,士兵可以倚仗城內的軍營、官署等建筑物與敵軍打巷戰,如果城內也失守了,他們可以再去南墻作戰。這些百姓和士兵一起,在居延澤四周開墾了數百頃良田。

    在這里筑城既能防御突厥鐵騎,又能把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的居延澤保護在南部,有了此城,百姓可以在居延澤安心耕種、放牧,不僅解決了軍糧問題,而且若是突厥人來襲,他們還能入城幫助士兵防御來犯之敵。

    另外在城北的巴洪果爾吉山、狐貍山修建了二十多座烽火臺,要是突厥大軍到來,它們可以層層傳遞消息,使百里之外的大同城便能盡快獲得消息。

    當張須陀和屈突通、陰世師等人帶兵進了城門,甘州副總管兼大同城主張定和聞訊趕來迎接。

    “末將參見張參軍、屈通總管。”

    “張將軍免禮。”張須陀還了一禮,打量了一下高大的城墻,笑著說道:“早聽說大同城是一個堅城,直到親眼目睹,才發現此城之宏偉,有此城在手,咱們的壓力至少減去一半。”

    張定和說道。“此城是大同新城,是太妃為甘州駐軍將士所建。夯土的老城就是百姓居住的鎮城。”

    “太妃?”張須陀為之一愣,問道:“莫非是衛王府的獨孤太妃?”

    “正是。”張定和崇敬的說道:“大同城是涼州大地防御突厥的重鎮,而衛昭王當涼州總管時,多次在低矮的老城抵御來犯突厥士兵,許多跟隨衛昭王作戰的將士在老城那里英勇犧牲,也有很多士兵因戰致殘,這些士兵家屬、殘疾士兵花光朝廷撫恤以后,許多人生活無以為繼。獨孤太妃聽說這些人、或是他們的親人都隨衛昭王浴血奮戰過,而且是因為老城太過低矮,出現的重大傷亡,于是便出錢幫助他們在甘州大地安家,同時又雇傭士兵親友修筑這個新城,這樣不但減輕駐軍壓力,還能改善衛昭王老部下生活條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泸州市| 台南县| 来凤县| 体育| 永平县| 广州市| 洮南市| 泽普县| 合川市| 万安县| 乌拉特前旗| 乌审旗| 忻城县| 闻喜县| 石门县| 侯马市| 江油市| 东乌珠穆沁旗| 惠水县| 瓦房店市| 渝中区| 阿尔山市| 鱼台县| 年辖:市辖区| 普洱| 凌云县| 马公市| 文水县| 乳源| 梅河口市| 建湖县| 靖安县| 逊克县| 界首市| 上杭县| 东丰县| 永年县| 克拉玛依市| 延吉市|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