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軍神靠不住-《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酉時初,戈壁灘上狂風大作,沙塵滾滾,遠征伊吾的隋軍士兵連忙把戰馬牽入軍帳躲避風沙,不多時,天空一片漆黑,如若末世降臨一般。
中軍大帳內點燃幾盞油燈,掛著壁上的油燈隨著軍帳搖曳,把昏迷的大帳照得忽明忽暗,楊集和隨軍文武盡都在坐。
大帳正中掛著一幅伊吾地圖,旁邊站著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此人名叫郝瑗,祖籍涼州,到了祖父那一代,舉家遷到敦煌定居,并在戈壁灘上辟出一條聯系伊吾的便捷商道,覬覦這條商道的人,在郝家一次大規模行商時,把情況透露給戈壁灘上的馬賊,郝家商隊慘遭屠殺,便是郝瑗的父親、幾個叔父也死在這次劫難當中,郝家事后賠光家產,無法在敦煌立足,只好返回老家扎根,而郝瑗一心為親友復仇,便在甘州張掖等待機會。
楊集在甘州募兵時,郝瑗應征入伍,聽說主帥尋找向導,便主動自薦。他從小就隨父親往來于敦煌和伊吾,對伊吾了如指掌,讓楊集意外的是薛舉竟然也認識此人,并說郝瑗身懷雄才,是難得一見的奇才,于是也被楊集納入了王府屬官體系之中,并且任命他為王府參軍事。
“殿下、諸位將軍。”郝瑗用一個木棍小心翼翼的點著郝家用生命來保護的地圖,介紹道:“我們往前再走百余里,就是發源于時羅漫山的柳谷水,這條河的水源主要是山中的冰雪融水,夏天的水量很大,它的中下游是一片比較適宜耕種的土地,所以漢晉兩朝充軍在此屯田,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柔遠古鎮,只是由于戰亂不斷,所以鎮里人口發展不起來,一年前只有四百多戶人家。伊吾國在柔遠城長期駐軍五百人,十多年以來都沒有變化過,漢晉兩朝留下的烽火臺仍然為伊吾所用。從柔遠鎮到伊吾城的兩百三十多里路程全部是戈壁灘和沙漠,他們在途中綠洲修建了十座烽火臺,自我大隋統一天下以后,守烽火臺的士兵也從十人,變成了五十人……”
郝瑗十分謹慎,只是把他了解伊吾國說了,并沒有加入自己的絲毫見解,甚至在介紹的時候,也把時間截止于他最后去的那一次。
聽完郝瑗介紹,楊集對眾人說道:“以我們的兵力,拿下伊吾國并不難,只是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為了鞏固突厥人在伊吾的統治,另派一個稱為‘吐屯’的稅官督征賦稅、率兵監視。如果我們攻下伊吾國,泥撅處羅可汗很快就會收到消息,所以我們的敵人不是伊吾國王吐屯設,而是他背后的西突厥。雖說西突厥戰火紛飛,但我們必須把他們納入考慮之中,否則會吃虧的。”
王辯目光看向地圖,指著時羅漫山伊吾以南的鐵勒部,說道:“正如殿下之前所言,我們必須防止西突厥反撲,以我們這支遠征軍,未必頂得住西突厥大軍輪番攻擊,我們最好和契苾部取得聯系,既可以讓他們南下我們匯合,直接參戰,也可以他們虛張聲勢,為我們減輕壓力。”
“藥師,你怎么看?”這種重大抉擇,楊集理所當然的相信軍神兄。
楊集飽含期待的目光,令李靖心頭一顫,只感到肩頭沉甸甸的,但是、但是這種事關大隋西域戰略、兩萬大軍生死的重大決策他不敢亂下啊!
李靖想了片刻,笑著說道:“卑職也贊同王將軍的想法,如果契苾部幫我們牽制西突厥,至少減輕一半以上的壓力,而且他們一直在跟西突厥打仗,幫我們就是在幫他們自己,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拒絕。”
李靖中規中矩的回答讓楊集有點失望,笑問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對吧?”
李靖贊道:“殿下一語中的、精辟之極。”
楊集為之啞然,這個軍神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啊,若非知道他舅舅是韓擒虎,都懷疑自己遇到冒牌貨了。
他目光向另外幾人一一掃過,卻發現一個個都在盯著自己,看他們這架勢,仿佛只等主帥一聲令下,就敞開了殺似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白玉县|
望奎县|
东莞市|
松溪县|
彭阳县|
南乐县|
麦盖提县|
五华县|
乌审旗|
灵川县|
工布江达县|
延吉市|
赣州市|
祥云县|
东城区|
成安县|
肇源县|
荆门市|
凭祥市|
和平县|
泰安市|
句容市|
铅山县|
博罗县|
黄石市|
海阳市|
定边县|
澄江县|
吐鲁番市|
克什克腾旗|
广灵县|
安新县|
忻城县|
金溪县|
云林县|
宝兴县|
砀山县|
浑源县|
津市市|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