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屆學習班的時間定在八月。 沈嬌寧前世讀舞蹈史,知道1974年秋冬,先后舉辦過兩屆《草原兒女》學習班,首屆學習班的參加人數高達幾百人。 這個世界的大致歷史走向與前世相同,要舉報學習班也并不奇怪。只是不知道是兩個世界本來的差異,還是因為什么產生了影響,學習班的時間比前世早了幾個月。 收到通知后,領導們心情有些沉重。 全國學習班意味著什么?那必定是極佳的舞劇。 如《女兒》,拿了繁花杯最佳舞劇獎,所以被全國性地學習,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自部隊文工團,一路推廣到鄉鎮宣傳隊,因為重男輕女最嚴重的地方是農村,這部舞劇真正做到了跳進鄉村,跳進深山,跳進尋常百姓家。 可是榮譽再多、成就再大,那也是上一部舞劇的事了,沈嬌寧現在的舞劇要去跟《草原兒女》這樣的新舞劇競爭第二屆繁花杯。領導們心里不約而同地浮現一個詞,懸了。 在教員和領導們的內部會議中,季玉蘭望過眾人沉重的面色,道:“還沒有開始比賽,就先舉辦學習班,說明這個舞劇一定是得到上面肯定的。我覺得我們不要把獎看得太重,即便拿不到獎,我們的新舞劇也是一部很優秀的舞劇。” “我同意季老師的意見。”孟良吉本來是最覺得《森靈》能包攬大獎的,此時改口道,“去年我在京市進修時,就隱約聽人提起過《草原兒女》和《沂蒙頌》,說是京市芭蕾舞團準備全力編排這兩出舞劇,就芭蕾水平而言,咱們還是比不上專業的芭蕾舞團。” 兩位舞蹈教員都這么說,領導只能嘆氣:“沒辦法,全力以赴就好,拿獎就看開些吧。兩位赴京學習的芭蕾演員,你們有推薦的嗎?” “我推薦沈嬌寧和杜思遠,團里新舞劇已經排練好了,讓他們兩個主演出去學習別人的舞劇,長長見識。”季玉蘭說,“而且他們功底好,學起來快。”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 沈嬌寧八月要去京市學習,幸而舞劇各方面的安排都已經在七月份弄好,她跟大家聯排了幾次,就開始準備去京市。 …… 京市開了一個全國學習班,這件事連顧之晏都聽說了,特意在她走之前找了她。 他安慰說:“京市能開學習班,主要是占了地理上的便宜,如果領導看了我們這邊的舞劇,現在讓大家去學習的就未必是《草原兒女》了。” 沈嬌寧笑道:“你不像是會關心這些的人呀?季老師跟你說的?” “不是……”他有點不自在的樣子,“我自己關注了一下。” 他突然關注起舞蹈來,是因為自己嗎?心跳便亂了幾拍。 沈嬌寧心里有些奇妙的感受,卻保持住鎮定的神色,跟他說:“對,等領導們看了我們的舞劇,就未必會開這個學習班了。” 其實這也是她原來的想法,第二屆繁花杯從十月開始評比,如果按正常發展,等大家都看了《森靈》,歷史上的這兩個學習班,未必還會開展,但偏偏學習班的時間提前了,新舞劇還沒來得及去京市演出。 “去京市要照顧好自己,你專心跳舞就好,其他讓你煩心的事都不用理會。”他說的是沈嬌寧京市家里的事。 顧之晏心想,雖然沈嬌寧在部隊時,他們也總是見不到面,可是知道她在這里就很安心。現在她突然要去京市,心里免不了擔憂,還有些不舍。 “當然。”她想了想,還是囑咐了一句,“我去京市就是學習,沒有什么危險,你出任務更要注意,不要受傷。” “好。”他應下了,從軍裝左胸的口袋里拿出一個大紅絡子,“這個,給你。” 沈嬌寧從他手里收下絡子,看他一眼,果然他的耳尖又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