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二月暗涌-《寒門禍害》
第(3/3)頁
亦是如此,士子群體的風向悄然改變,很多舉人紛紛擁護起那一位有“賢相”之名的內(nèi)閣首輔徐階。
不得不說,一些看似“賢相”的做法,卻是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無益,只不過是討好某些群體的舉措罷了。
僅是一日,一篇關于分蛋糕理論的文章出現(xiàn)在《順天日報》上,卻是指出增員會致使很多進士“失業(yè)”或“就業(yè)不理想”,同時當屆進士功名含金量降低的事實。
事到如今,林晧然面對著種種不利的輿論,亦是有著自己的應對之法,早已經(jīng)由王稚登和康晚榮組建一個危機公關團體。
“你以為增員是為你們開方便之門嗎?那些其實都是給關系戶的!”
“遠的不說,像潘恩的兒子潘允端和楊博的楊俊民,哪個不是前程似錦?”
“這些官宦子弟少的便是一個進士名額,一旦他們進入官場便是妥妥的尚書,比狀元還香!”
……
在這篇文章發(fā)表之后,康晚榮這邊亦是引導輿論,拋出了一個“陰謀論”,當即將輿論引向了官場的現(xiàn)狀。
亦是如此,很多舉人仿佛是猛然清醒過來一般。
雖然他們確實增加了考取進士的機會,只是卻是大大地降低含金量,而且他們的官場之路會更加的艱難。
現(xiàn)在的官場早已經(jīng)組建著一團團利益關系網(wǎng),跟著那些有背景的官宦子弟競爭,他們只會淪為炮灰。
“若是進不了前三百,我陳某寧不要這功名!”
“咱們堂堂男兒七尺身,豈能要那位奸相開恩!”
“林閣老說得好,科舉便是大浪淘金,三百名方見成色!”
……
隨著輿論的發(fā)酵,雖然還有一些攻擊林晧然的聲音,但絕大多數(shù)的舉子卻是認同了林晧然的做法,接受了僅納三百名的結果。
正是如此,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zhàn)中,雖然徐階準備得很是充分,但在危機公關的反撲中,他卻是迅速敗下陣來。
林晧然不但沒有損失聲名和士林地位,反而贏得更多士子的擁護,特別是那些實力頂尖舉人的一致?lián)碜o。
至于那些有子侄參加會試的官員,雖然對自家子侄錯失這個良機很是惋惜,但心里亦是清楚林晧然這個才是謀國之舉。
施恩固然能贏得賢相的聲名,但如果不考慮整個國家的利益,不考慮百姓所面臨的負擔,這其實是禍國殃民之舉。
在輿論戰(zhàn)結束不久,會試在順天貢院如期舉行,四千多名舉人按時前往順天貢院的考舍參加考試。
對于這幫應考舉人而言,此場考試的成敗關乎到他們的前程,甚至是關乎著他們整個家族的命運。
跟著往屆一般,從搜檢考生,到發(fā)放試卷,再到收取試卷,而后經(jīng)過糊名和譽抄送到內(nèi)簾進行審卷,一切流程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
到了這個層面的考試,舞弊的情況幾乎不會再出現(xiàn),自然不會出現(xiàn)什么通關節(jié)之事。
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歷來都是一個潔身自好之人,而今貴為當朝次輔,自然不會做出舞弊之事。
經(jīng)過大半個月的忙碌后,新科會試的名單亦是正式出爐,而后便是進行了報喜和張榜。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新科會試的會元并不是浙江、江山和南直隸的熱門士子,卻是一個來自于揚州名不經(jīng)傳的士子。
得知新科會元張無盡竟然是揚州人士之時,結合著李春芳亦是地地道道的揚州人。出于對官員的天生不信任,加上落榜的舉子憋著一肚子的怨氣,一時間舞弊之聲當即四起。
卻不知是真是假,有人宛如親眼所見般描述著新科會元跟李春芳相見的過程,其中很隱晦地指出李春芳通過恰好飛過的鳥給張無盡泄了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