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主持會試-《寒門禍害》
第(2/3)頁
“豈敢!”林晧然看著他的氣色似乎不對,便是進行邀請道:“學士大人怕是還沒吃飯吧?我等已經等候多時,現在先入席,咱們邊吃邊聊可好?”
“好,請!”胡蒙正得知這幫人一直等候著他,心里亦是暗暗地感動,便是急忙抬手道。
眾官員早已經是饑腸轆轆,到了飯廳便是著急享用晚膳。
胡正蒙的臉色明顯不好,整個人顯得病怏怏的模樣,卻是令到在場的官員對他的身體狀況感到了一絲的擔憂。
在吃飯的時候,他亦是解釋為何姍姍來遲的原因。
錦衣衛原本按時前去翰林院請人,結果被翰林院的官員告知胡蒙正今日告病在家,只是錦衣衛到胡府卻撲了一個空,說是被請到了裕王府。
結果他們從東江米巷跑到了城東的胡府,而后又到城西的裕王府,再將人帶回城東這邊,時間已經是悄然來到了晚上。
眾人聽到竟然是這么一個原因,一時間亦是不知該說些什么好,卻是紛紛苦笑地搖頭。
在吃過晚飯之后,林晧然亦是不客套地直接叮囑眾官員道:“打明日起,咱們便著手擬定會試題目,每一個至少都拿到一套題目,后天咱們聚到一起再敲定題目!”
眾官員恭敬應了一聲,便是紛紛回到內宅休息。
胡正蒙的身體顯得發虛,整個人卻是站不穩的模樣,林晧然見狀上前扶了一下,便是讓張四維將人扶回房間中休息。
雖然他銳意改革了兩京十三省的鄉試選任主考官的標準,但到會試這個層面的主考官,卻仍然還是保持著論資排輩的那一套。
明明胡正蒙的年齡不小,且身體顯得并不好,但因為他是翰林院資歷最深的侍讀學士,加上他還是裕王的老師,卻是仍然由他出任本屆會試的副主考官。
林晧然對此亦是暗嘆一聲,不過倒不全然是壞事,若是朝廷真安排一個精力旺盛的副主考官,沒準會公然跟自己唱反調。
到了第二天,眾官員聚到一起商議考題事宜。
第一場的四道五經題共二十道題,這里的題目相對比較固定且有章程,題目不要過于簡單和避免跟往屆撞題即可。
這亦是八位同考官爭議最多的選題內容,因為誰的題目都能用,而誰的題目都有攻擊點,卻是都希望林晧然采納自己最擅長的題目。
各個房官的利益其實是相沖的。會試所取的名額是固定的三百名,但只有從自己這房所選的考生才會擁有“師生名份”,故而大家都希望自己這一房能夠多出幾個進士。
林晧然自是清楚這一點,便是將二十個選題盡量做到平均分配,并不想在這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浪費太多的精力。
待到準備擬定第三場考題之時,林晧然鄭重地提出要求道:“第三場經史時務策,以考察考生的眼界和能力為主,可以選擇偏門一些的時事策,不拘一格!”
雖然這場會試不管怎么挑選考生,他都能夠順利地收到三百名準進士的門生刺,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自然希望能夠選一些真正的有用之材。
徐階明明主持嘉靖三十二年的會試,卻為何會青睞于“師生名分不正”的張居正?
嘉靖三十二年的狀元陳謹因奉命冊封藩府辦事不力被外放廣東惠州府推官,榜眼曹大章卻是轉投嚴黨,溫應祿的年紀跟徐階相仿。
林晧然進入仕途這么多年,深知得意門生的重要性,面對著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自然是渴望能夠挑選一些有能力的門生。
“下官遵命!”
張四維等官員聽到林晧然這番說詞,心知這位革新派的領軍人選人才確實跟著以往不同,便是紛紛進行拱手回應道。
這些房官都是聰明人,知道林晧然此次其實是想要更偏重于策論,且要挑選一些有銳氣和視野的策論文章。
雖然林晧然的標準可能跟自己的喜好不同,但如果能夠讓自己這一房多出幾個進士,這無疑還是一個合算的買賣,自然是要按著林晧然的喜好進行薦卷了。
二月初九日,會試舉行的日子。
三更天,天空還一片漆黑,京城仿佛是突然醒過來了一般。
各個會館或客棧的燈火紛紛亮起,沒多會一輛輛掛著“順天府衙”字樣紅燈籠的馬車出現在街道上,紛紛朝著順天貢院而來。
順天貢院傳起一通鼓聲,順天府衙和衛軍早已經將這里圍得水泄不通,有官員正在這里指揮并維持著秩序。
龍門前,人頭攢動。
四千五百名考生陸續到場,他們又是寒窗苦讀三年,早已經是摩拳擦掌,卻是希望今朝能夠“魚躍龍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城市|
盐城市|
太仓市|
高陵县|
巴林右旗|
正阳县|
龙川县|
富宁县|
康乐县|
六枝特区|
时尚|
石景山区|
花莲县|
财经|
酒泉市|
蒙自县|
曲松县|
威远县|
新化县|
鹤壁市|
阿鲁科尔沁旗|
应城市|
响水县|
赫章县|
郎溪县|
维西|
澄江县|
石城县|
西乡县|
济阳县|
铜川市|
宁安市|
开江县|
客服|
无为县|
阳曲县|
缙云县|
百色市|
垫江县|
和静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