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參軍事孫堅說慎曰:“賊城中無谷,當外轉糧食,堅愿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后,賊必困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并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 『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 『溫又使董卓將兵三萬討先零羌,羌、胡圍卓于望垣北,糧食乏絕,乃于所度水中偽立?焉以捕魚,而潛從?焉下過軍。』 『比賊追之,決水已深,不得度,遂還屯扶風。』 『張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 『孫堅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 『溫曰:“卓素著威名于河、隴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 『堅曰:“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何賴于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 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 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 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于是在矣。”』 『溫不忍發,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遂出。』 結合之前看到到的,周文文推出這段文言文的意思。 中平二年(185年),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與副將執金吾袁滂討伐胡人北宮伯玉。 當時封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同為張溫部下。 張溫統率諸郡的步、騎兵十余萬駐扎在美陽。 邊章、韓遂也進軍美陽,張溫與他們交戰失利。 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合兵進攻邊章、韓遂,大破他們統領的西羌軍。 邊章、韓遂敗退榆中。 張溫派周慎率領三萬人追剿邊章、韓遂。 參軍事孫堅便向周慎建議說:“叛軍據守的城中缺少糧食,將從外面運入。 我愿充領一萬人,截斷敵軍的運糧道,將軍統大軍跟在后面接應,叛軍必然會因疲憊饑餓而不敢應戰,退回羌人腹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