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風景這邊獨好-《最終診斷》
第(1/3)頁
調節細胞死亡(rcd),如細胞凋亡,是公認的腫瘤發生的障礙。因此,在腫瘤進癌細胞逐漸進化出對rcds的耐藥性。
鐵死亡是一種新近發現的由鐵依賴的脂質過氧化驅動的rcd,它在形態和機制上不同于其他rcd,如凋亡、自噬和壞死。在形態學上,鐵死亡既不具有典型的凋亡特征,如染色質凝結和凋亡小體形成,也不具有自噬的關鍵特征——自噬小體的形成;相反,鐵死亡細胞線粒體萎縮,線粒體膜密度增加,線粒體嵴減少。機制上,細胞膜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磷脂(pufapls)在富含鐵和活性氧(ros)的條件下容易發生過氧化。這種脂質過氧化物在細胞膜上的毒性積聚最終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導致鐵死亡。
細胞進化出多種鐵死亡防御系統,包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4(gpx4)依賴性和非依賴性系統,以解毒脂質過氧化物,從而阻止它們積累到致命水平,維持細胞存活。通過遺傳或藥理學途徑使這種防御系統失活會引起鐵死亡。
鐵死亡不僅與多種病理條件和疾病有關,而且已被確定為癌癥發展的天然屏障。一些腫瘤抑制因子的失活,如p53 (p53)和brca1相關蛋白1(bap1),通過抑制腫瘤鐵死亡部分促進腫瘤的發展。同樣,鐵死亡在腫瘤治療中十分重要。
放療引起細胞水的輻射分解,刺激氧化酶產生高活性的羥基和其他活性氧,包括過氧根和h2o2,這些活性氧隨后可以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攻擊核酸、脂質和蛋白質。這些直接和間接的作用共同觸發了癌細胞中的不良細胞事件,包括細胞周期阻滯、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等rcds。其他形式的rcd在rt中的潛在作用和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一、電離輻射(ir)誘導的信號轉導和細胞效應
一旦ir引起dna損傷,會引發dna損傷反應(ddr),即共濟失調毛細血管突變(atm)、共濟失調毛細管擴張和rad3相關(atr)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迅速發現這些損害和引起復雜的信號級聯,激活下游檢查點激酶1/2(chek1/2),然后發生p53磷酸化等,來阻止細胞周期,這樣dna的損傷就可以被dna修復機制糾正。
這些細胞的最終命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ir誘導的dna損傷的嚴重程度決定的:如果損傷可以完全修復,細胞存活并重新進入細胞周期;相比之下,不可挽回的或基因組中dna修復不當會引發衰老細胞周期阻滯(一個永久的狀態)、細胞凋亡或其他形式的rcd,常常與輻射劑量,線性能量轉移(let),細胞類型,和關鍵細胞因子(包括p53)有關。
p53的作用:被rt穩定和激活,然后作為轉錄因子調控多種基因的轉錄,如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劑1a(cdkn1a/p21)、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ai-1)、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蛋白(pml)等。其功能是永久阻止細胞周期,從而促進衰老。衰老是大多數受輻射正常細胞的末端,也是癌癥發展的屏障。p53在癌細胞中經常發生突變,其他衰老檢查點,如p16與視網膜母細胞瘤(rb)通過ir消除癌細胞這一通路有關。
有研究表明,ir對p53的激活作用越強、時間越長,細胞越容易發生凋亡而不是衰老。
途徑:p53激活會上調凋亡調節因子(puma)、bcl2相關x蛋白(bax)和noxa等基因的表達,導致線粒體外膜通透性(momp)不可逆損傷,釋放細胞色素c并激活細胞凋亡蛋白酶9/3/7通路,從而誘導內在凋亡;或者,p53誘導死亡受體fas(cd95)、死亡受體5(dr5)和fas配體,最終激活細胞凋亡蛋白酶8及其下游效應物,觸發外部細胞凋亡。latm、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去乙酰化酶1 (sirt-1)和線粒體ros等多種因素參與ir誘導自噬,而自噬在ir介導的細胞效應中可發揮促生存或促細胞死亡功能,這取決于不同的環境。因此,自噬在放射增敏中的確切作用仍有爭議。
壞死是一種細胞凋亡蛋白酶依賴的rcd,由磷酸化依賴的混合譜系激酶樣偽激酶(mlkl)激活觸發,該激活由受體相互作用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1/3(ripk1/3)復合物介導。
最近的研究表明,ir可以誘導某些癌細胞的壞死,雖然壞死似乎不是ir反應的主要rcd。壞死更常與放療的副作用相關。盡管有絲分裂突變(一種異常有絲分裂誘導細胞死亡的機制)是rt的一種常見的細胞效應,但并不嚴格認為是rcd。有絲分裂牽涉中的細胞幾乎無法復制,絕大多數細胞最終死亡,只有一小部分恢復增殖
二、鐵死亡的途徑和誘導因子
鐵依賴性脂質過氧化物的積累是鐵死亡的基石。在正常情況下,鐵死亡防御系統可以解毒脂質過氧化物,并將其維持在無毒水平。當鐵死亡執行系統凌駕于鐵死亡防御系統之上時(例如當鐵死亡防御系統出現嚴重缺陷時),脂質過氧化物在細胞膜內迅速積累到有毒水平,觸發鐵死亡。
2.1、依賴gpx4系統
溶質載體家族7成員11-谷胱甘肽- gpx4 (slc7a11-gsh-gpx4)信號軸被認為是主要的鐵蛋白防御系統;鐵死亡最初是基于對這個信號軸的研究發現的。slc7a11吸收胞外胱氨酸,隨后胱氨酸在胞質中通過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消耗還原反應迅速還原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作為gsh生物合成的限速前體,gsh是gpx4解毒脂質過氧化物的主要輔助因子。在培養基中阻斷slc7a11轉運蛋白的活性或剝奪胱氨酸可誘導許多癌細胞發生強效鐵死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镇沅|
建水县|
烟台市|
金乡县|
商城县|
抚顺县|
嘉祥县|
凤城市|
清新县|
社会|
定安县|
类乌齐县|
衡阳市|
锦州市|
仪陇县|
乌兰浩特市|
新营市|
田林县|
神池县|
宁武县|
沁水县|
拜城县|
长乐市|
望城县|
百色市|
宾川县|
芒康县|
泰州市|
宝应县|
尤溪县|
汤阴县|
崇明县|
兴城市|
安徽省|
淮阳县|
库伦旗|
屏山县|
开远市|
同心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