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756.蔓延-《最終診斷》


    第(2/3)頁

    比方說從患者個人利益角度出發,如果超出了本次疾病的診療范圍而開出的檢查、做出的治療,那就都是過度醫療。如果從醫療資源的角度出發,消耗疾病應有的醫療資源,也是過度醫療。

    舉個例子,無關緊要的“宮頸糜爛”,你硬給人家做錐切手術,甚至還給化療,花費了患者巨額醫療費不說,還讓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毫無疑問,這就過度醫療。

    再比如,從醫療資源角度去看,假若一名絕癥晚期患者已無治愈希望,只能依賴呼吸機維持,但是繼續每天使用呼吸機和大量藥物維持生命體征,消耗超出了疾病應有的醫療資源,雖然從感情上可以理解,但這其實也應是過度醫療。

    過度醫療為什么會產生,原因也很復雜。

    “醫護多”在五十個500人醫生群里,專門久這一問題做個調查,發現有90%以上醫生均認為,主要是三種原因造成:

    1、過度醫療,與醫生的績效考核和薪酬機制有關。

    有位王醫生說了他們科的一件事。

    他們科里收了一個術后胰漏病人,他之前在香港某醫院做的手術。患者告訴王醫生在香港住院時,醫生態度特好,每天查房時都認真回答他的問題,讓人特感動,覺得香港的醫生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相比之下內地醫生就是白眼王八。直到結果出院結賬他才傻眼,賬單上有三十多萬的“咨詢服務費”,是按查房時間收的。而自己術后“胰漏”并發癥發生后,香港醫生又把他轉介回北京一醫院住院1個月,在北京醫院最后賬單里,卻沒有一項是醫生咨詢服務的費用。

    也就是說,在中國,不論制度還是人們的觀念,都把醫院當做一個公共服務機構,醫生提供知識技術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只有藥品和器械這種消耗品你才可以“零加成”,或象征性的收一點費。

    而事實上,醫院早就自負盈虧了,沒有多少實際財政支持。醫院要盈利,只能從藥品和器械上做文章。所以,多收病人,多做檢查、多開藥,多做手術,就成了提高收入的一種途徑。

    而你想不到的是,醫生利益驅動造成的過度醫療,大家普遍覺得似乎只有中國醫生用藥、檢查、手術是利益驅動的,其實并不是。在國外也一樣。比如美國,一半的剖宮產、四分之一的子宮切除手術、五分之一心臟起搏器手術都是不必要的。過度醫療,這是世界性的現象,只要是醫生的收入是和自己付出的勞動相掛鉤的,那么這種現象就是沒法避免的。因為,這與醫生職業道德無關,而與薪酬方案設計密不可分。

    也就是說,過度醫療的問題,不是醫生職業操守的問題,而是個職業定位的問題。從本質上講,賺四塊和賺四萬塊的人都是商人,他們只有賺錢能力的差異,并沒有改變無商不奸的事實。所以要想徹底避免過度醫療,唯一的辦法就是杜絕市場行為,讓醫生只是醫生,不能是商人。

    現在,官方已經不再避諱談過度醫療這個問題了,說明醫療制度的一些不合理性已經看到,未來肯定會有所改變,但改變的過程也肯定會伴隨爭議。比如提高醫生門診、手術、查房的費用,提高醫生的陽光收入,一定會有人抱怨。但水不為石而阻,最終的方向一定是變好。

    2、過度醫療界定和界限非常模糊。

    因為過度醫療很不好界定。雖然我國很多疾病都有規范的診療指南,但是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當患者出現特殊情況時,醫生不能不管,因此可能會有一些調整方案。這些超出診療指南的嘗試性探索,就成了是否為過度醫療的模糊地帶。

    比如一位癌癥晚期患者,國內已知的治療方案都已經用過了,但仍然無效。患者得知當時國外的一家藥企正在進行一款新藥的臨床試驗,據說療效不錯,但藥還未上市。患者又特別想獲得這款藥治療,這時醫生超指南給患者用藥,算不算過度治療?

    還是舉上海陸巍和北京張煜事件,這起事件引發網友熱議之后,在一篇報道的微博下,有一條點贊最多的留言是:“好好調查一下!既不能寒了醫生的心,也不能寒了患者的心!”

    不得不說,引入深思,耐人尋味。

    3、過度醫療與醫患信任坍塌和醫患矛盾增劇有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建水县| 建昌县| 淮安市| 保定市| 姚安县| 阳西县| 乐亭县| 安岳县| 嫩江县| 九龙坡区| 常州市| 柞水县| 建平县| 孝义市| 蒙阴县| 定日县| 清徐县| 乌拉特中旗| 阜康市| 定州市| 山丹县| 灌南县| 博客| 米脂县| 敦煌市| 项城市| 德兴市| 赣州市| 东乌| 昆明市| 桂东县| 浦东新区| 金湖县| 中山市| 灵石县| 开江县| 来凤县| 满洲里市| 昆明市|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