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違和感-《最終診斷》
第(1/3)頁
作為華人醫生,祁鏡和徐家康第一次以病人,或者說病人“家屬”的視角,體驗到了米國式的醫療。
這種體驗對祁鏡來說倒還好,不算太陌生。因為上一世他就來米國體驗過了幾次,也有在米國做醫生的朋友,所以很清楚資本醫療的本質。
徐家康也在米國做過半年的進修醫生,不過那時候他收入來源并不全是當地醫院支付,所以就只能看到些光鮮亮麗的皮毛而已。
在幾年前,所謂的皮毛還能很好地長在“米國先進醫療”這只巨獸上,看起來威武雄壯。可幾年后的現在,它卻被金融危機這把剝皮刀割得鮮血淋漓。
醫院全名勒恩地區醫療中心醫院,雖然只有一大兩小三棟樓,但卻是勒恩鎮及周邊地區真正的醫療中心。在米國一線醫療技術水平不停向前飛奔的情況下,全國各地鄉村醫院卻都在為了活下去而努力奮斗著。
勒恩醫院就是其中的典型。
論規模,全院上下只有不到100張床位,全院員工加一起也不到300人,真正的鄉鎮醫院
不過相比國內放棄一線急診治療的社區醫院,米國的小醫院限于地區醫療中心的帽子,還是有比較規范化的急診服務,同時也有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分級。
這是米國急診所使用的一種制度,數字越小級別越高。(1)
他們雖然驅車40公里趕到這里,莫頓雖然一直處于高燒狀態,但祁鏡很清楚他的esi分級依然只有5級。并不能說莫頓的高燒不嚴重,但在esi分級制度中,這類高燒除非達到醫學意義上的神志不清,否則一律排在最末。
勒恩醫院的預診護士顯然有了多年的急診分診經驗。
在看到莫頓后,詢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便不動聲色地把分級結果輸入了電腦。她手指輕快地按向了小鍵盤的“5”,動作非常隱蔽,但卻讓早有準備的祁鏡逮了個正著。
“護士小姐,你剛才是不是按了5?”
“啊?”
她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當意識到祁鏡說的是esi等級時,這才點頭說道,“對,你們去座位上等著吧,到了會叫他名字的。”
“不不,護士小姐,你一定是搞錯了。”
祁鏡對著預診護士給出的判斷直搖頭,笑著解釋道:“他體溫一直在39度以上,有呼吸道癥狀,很有可能是肺炎。我覺得只給他5級很不公平,應該給3級才對。”
在聽了祁鏡的說辭后,護士有些吃驚,急診分級制度普通人并不知道。
當然吃驚歸吃驚,祁鏡所說要3級也是獅子大開口,根本辦不到:“你在和我開什么玩笑,3級病人需要占去相當多的醫療資源,你們送來的只是高熱罷了,按規定我只能給5級。”
“他肺部有濕羅音,肯定要做x光,做完還不一定能確診,說不定得復查ct,我覺得開3級不過分。”
原本想隨口幾句把人打發走的護士,忍不住抬頭又重新打量了下祁鏡。
竟然是個黃種人......
她也算在這家醫院工作了十多年,鎮上很多都是熟面孔。勒恩這片地區,人口本來就不多,懂醫的很少,懂醫院急診工作流程的更少。就這樣,還得從中篩個黃種人出來,幾率基本為0。
可祁鏡就這么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出現得有些奇怪。
這位年輕人戴著口罩,手邊是一根看著很高檔的聽診器,她心里咯噔了一下,不得不慎重。三個月前剛經歷過麻煩,這家醫院的運營已經夠困難了,實在吃不起官司。
“你稍等下......”
護士姑娘估計是特別偏愛甜食的關系,體型非常夸張。但椅子是固定大小,所以看起來她的坐姿很不協調,就像個過量的冰激淋球被小心安放在了一個小巧的華夫脆皮筒上。
她挪了挪底下的小椅子,歪過腦袋看了眼靠在自己兒子肩頭的莫頓,很不情愿地摘起電話打給了正在處理一位孕婦的急診醫生:“米勒醫生,這兒來了位疑似肺炎的病人,評級給多少?”
電話那頭沒有醫生的回復,有的只有:“用力,用力,再用力!”
“米勒醫生,回話~~~”
“疑似肺炎?你怎么知道是肺炎?”米勒在回答提問的同時,還不忘給手邊的產婦加油鼓勁,“加油,你可以的~對對,就是這樣用力,不要怕,繼續用力!!!”
聲音本就輕松穿透了不算隔音的診室大門,再加上電話音的和聲,讓整個候診室里都充滿了母性的喊叫聲。
不用特別去查,只看一旁角落里那位坐立不安的中年男性,就能輕松猜到誰才是準爸爸。
“他朋友說病人聽診有濕羅音!”
“濕羅音???”米勒稍稍分了些關注度在這通電話上,“病人有高熱么?”
“39.5。”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怀远县|
互助|
丰镇市|
稷山县|
丹凤县|
英山县|
铁岭县|
万盛区|
图们市|
屯留县|
宜宾县|
融水|
乌拉特后旗|
布尔津县|
晋江市|
铜梁县|
自贡市|
沙湾县|
阜南县|
长宁县|
永胜县|
桑日县|
阿瓦提县|
巩留县|
平利县|
荥经县|
汉中市|
万山特区|
隆昌县|
大足县|
冕宁县|
青阳县|
平潭县|
宁津县|
清丰县|
宁海县|
盖州市|
车险|
龙陵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