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1章-《尚公主》


    第(1/3)頁

    言尚遞了魚符腰牌后,進入皇城。他先去了鴻臚寺,然后抱著一疊從鴻臚寺拿來的文書,送去翰林院。

    因太子負責此次大典,這一次到長安來朝賀的各國事宜都是太子一力負責。秦王殿下覺得自己好似被遺忘了,但他要爭取時發現此事太子幾個月前就開始操縱,他想搶已經來不及了。

    秦王在朝上上躥下跳半天后,領了個翰林院的事務,讓翰林院負責記錄此次事件。

    到底能在大典上鑲鑲邊,秦王勉強接受。沒看隔壁的晉王,到現在都坐家里等著小妾生孩子,沒什么要緊事務嘛。

    沒錯,半年過去,晉王府上自從春華之后,陸陸續續開始有小妾懷孕。晉王現在最重要的事,竟然成了期盼孩子平安降生。而晉王妃整日行動路線,除了自家府邸就是長安各大寺廟,也是好笑。

    針對秦王搶走了翰林院事務的操作,太子不以為意,閑聊時與人笑言:“孤吃了肉,總是要給人喝口湯。”

    自從整治豪強之后,太子在朝堂上的地位走得更穩,和許多世家的關系都和緩了。太子極為看重這一次的各國來朝,親自一一安排。只為了此事之后,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地位高些。

    不過明眼人發現,總和太子在一起的楊家三郎楊嗣,這么關鍵的時期,卻不在太子身邊。

    太子解釋:“楊三一個表祖母病了,他們一家人去看望了。”

    只是不能楊嗣的父親親自離開長安去看不是血親的姨母,只能派兒子去了。聽說趙祭酒家里的五娘子趙靈妃也吵吵鬧鬧地跟著一起去了。

    沒有楊嗣在,太子身邊風平浪靜,讓太子身邊的諸臣謀士都大松口氣,想總算沒有人總是不合時宜突然鬧出點事來了。

    言尚一路從皇城門口到鴻臚寺,再從鴻臚寺到翰林院,都有認識的朋友不斷跟他打招呼——

    “素臣,聽聞你因為喝酒請了兩天假,是真的么?你這酒量太不行了吧。新婚夜你豈不是要丟新娘子一個人了?哈哈。”

    “言二,聽說你因喝酒誤事了?你們上峰有沒有罰你?不要緊吧?不過你現在到底是聽中書省的命令還是聽鴻臚寺的啊?”

    “二郎,聽說你病倒了?我正說去你家看你呢,你怎么就出來了?生了大病,怎么不好好休息?”

    “聽說你得不治之癥了?”

    傳言從喝酒傳成了不治之癥,越來越離譜。恐怕言尚再多請兩天假,就該傳他不治身亡了。言尚一路走過去,一路跟人解釋自己只是不小心吃了兩口酒,現在酒醒了,已經沒事了。

    眾人心有戚戚。

    言尚解釋得很累,越來越言簡意賅:“只是喝酒,只請了一天假。沒有誤事,也沒有不治之癥。”

    奈何他朋友太多,他請假的那一日就有不少人登門看他,現在他回來了,問候他的人更多。不少人都是準備去探病,還沒來得及探,言二郎的病就好了。

    言尚很無奈,心想這都怪公主殿下。

    他醉了后本來第二天中午就好了,暮晚搖非讓他的仆從去四處宣揚他喝醉了、要請假。

    長安諸人都性情豪爽,沒有不能喝酒的。認識言尚的朋友們雖然知道他不喝酒,但也沒想過連醉個酒都能請假,所以一個個憂心忡忡來探望。而朋友們回去后再一宣傳……好嘛,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頂著寒風,言尚快步而行,他眼睛看到了翰林院的府門,心中微微振作。想進去了就不冷了。

    只是剛進了翰林院的院門,站在道上,隔著數列槐樹,看到翰林院正堂廊下,站著四五個內宦。皇城中這些官署,經常會用到內宦來傳遞消息和文書,內宦出現在翰林院并不特殊。

    讓言尚在院門口就停下腳步的,是因為那四五個內宦中,他一眼看到了劉文吉。

    兩個月不見,劉文吉整個人瘦了一大半,立在風口,臉色蒼白,臉頰瘦冷。整個人瘦得脫了形,昔日美少年的風采,在他身上去了一半。

    去勢到底給他帶來了很多影響。

    那些站在廊下、吹著冷風的內宦,是宦者中品級最低的、用來打雜跑腿的。劉文吉站在那幾個人中,和旁人的佝僂畏縮不同,他脊背挺直,站得分外端正。

    然而到底是一內宦。

    進出正堂門的官員們,沒有一個正眼看這些內宦一眼。

    言尚抱著文書,隔著槐樹,靜靜看了半晌。他掩去自己心中的不忍,冷靜思考,覺得其實以劉文吉現在的品級,侍奉翰林院這種差事,他都不應該是討得到的。

    想來是使了些錢財吧。

    言尚垂目,有心想借劉文吉一些錢財,但是想到他自己剛把錢捐給永壽寺,自己整日都在靠著丹陽公主混吃……何況一個官員,和一個內宦走得近了,對彼此都不是好事。

    皇帝對內宦管得還是很嚴格的。

    言尚立了半天,只能當做自己沒有見過劉文吉。他也不忍心從正堂進去、和劉文吉打照面,既是無法相認,何必刺激劉文吉呢?劉文吉昔日那般心高氣傲,二人如今一人為宦立在廊下吹風,一人能自由出入此間……這對比實在讓人難受。

    言尚便繞了一個大彎,從正堂后面的小偏門進去。

    他進去后,隔著簾子,仍能隱約看到內宦立在廊下的蕭肅背影。

    言尚將自己帶來的文書交給一翰林學士,對方連連點頭,問了些問題,直接道:“鴻臚寺有些東西整理得比較雜,我等看不太懂,你專程留下,幫我們解疑抄錄吧。”

    言尚答:“是。”

    他跟著那位學士進一間屋子,一眼掃去,見屋子里的人都坐在案前抄錄文書,有進出的官員,也一個個來去匆匆。

    言尚問自己跟隨的學士:“看諸位這般忙碌,可是人手不夠?”

    翰林學士叫苦:“人手哪有夠的時候?”

    言尚:“今年輪上大典,趕上年底最忙的時候,也就幾個官寺。大部分官寺沒那么忙,翰林院可以借人來用。”

    他說了句廢話。

    翰林學士也隨口答:“這是自然的。只是這事沒有油水,不像鴻臚寺直接和各小國使臣接觸……有門路的都去鴻臚寺了,誰愿意來翰林院只是抄抄書而已?”

    言尚微微笑,道:“日后載入史冊,翰林院總是有名的。”

    領路的翰林學士更敷衍了:“只有幾個人能有名罷了,大部分人都在那個人名后的‘等’字里。”

    言尚嘆:“爾等也是如此不易。我也幫不上太多忙,只是我認識些太學學生,他們雖沒有品級,識字卻是大體不差的。不知可否請他們來幫忙?”

    翰林學士若有所思:“未嘗不可啊。”

    他已經坐在案前,挽袖準備寫字時,抬頭終于認真地看了一眼言尚,突然問:“你可是言素臣?”

    言尚一怔:“怎么,我喝酒誤事的事已經傳到翰林院了么?”

    翰林學士也很茫然:“什么喝酒誤事?”

    言尚微尷尬,連忙搖頭說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傳聞。他好奇對方怎么認識自己,翰林學士笑道:“郎君還未為官時,那箭殺鄭氏家主一事,可是傳遍長安。長安誰人不識君啊?”

    言尚面紅:“慚愧。”

    翰林學士上下打量他:“而你為官后嘛……認識你更容易了。你可知你‘貌美好風儀’的評價,都快被傳遍官場了么?”

    言尚:“……怎會如此?”

    翰林學士:“怪就怪咱們長安人都喜歡豪爽之士,少見你這種謙遜溫潤風格吧。一時見到,覺得稀奇,都在賭你什么時候被我等同化。”

    言尚一時又茫然又無奈,只好再次說慚愧。

    而這不過是一些閑談,言尚和這位官員說這么多話的目的,當然不是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惠来县| 巴马| 广水市| 镇平县| 伊宁市| 荆门市| 华池县| 罗田县| 丽江市| 奈曼旗| 剑河县| 盱眙县| 富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白沙| 将乐县| 合水县| 财经| 莎车县| 德惠市| 葵青区| 大姚县| 揭东县| 昆山市| 龙口市| 桐乡市| 蛟河市| 申扎县| 高淳县| 高碑店市| 高台县| 英德市| 贡山| 望谟县| 河源市| 勃利县| 墨竹工卡县| 灵台县| 大庆市|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