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準備開業-《我的青春80年代》
第(3/3)頁
陳麗麗擦了擦嘴,開口說道:“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事情就交給我吧。”
“那可就多謝了,以后可要常來光顧呀。”
“只要你不心疼那兩錢,我會常來的。”
陳麗麗背著包離開了,陳大飛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他要騎自行車將老姐送過去上班。
張小雨本來還想著這兩人吃不完,他和張勇敢將就著對付一頓算了,沒成想這就是兩吃貨,將準備的幾個菜都吃完了。
“成了?”張勇敢問道。
張小雨點頭,道:“成了,3月15號開業,回去以后組織人手吧。”
兩人當天下午便返回了村子,張勇敢自行招募三個幫廚,剩下的服務員等要張小雨自己招人。
村里人都知道要招人了,這樣的機會可不多,紛紛聚到張小雨家來。
張小雨家里就是小板凳多,隔壁桃子她爸就是木工,張小雨一口氣買了二十多個板凳,他燒烤店里面的桌椅全是找桃子爸訂做的,用的全是好木料。
崗位有限,來的人遠遠超過了需求。
“大家聽我說,家里有孩子在我的培訓班工作的就不要參與了,確定在家養雞養豬的也不用參與了,馬上溫度上來,準備抓黃鱔泥鰍的也不要參與。”
這下就砍掉了一大半,眾人議論紛紛。
“崗位有限,大家都不容易,好處不能讓一家全得了,否則其他人怎么辦?而且以后我這店鋪肯定是要擴大的,開到市里、省里去,不要著急,人人都有機會。”
“可我們就是瞅著離家近,能照顧家里。”有人說道。
“嬸子說得對,離家最近的辦法就是在家養雞,你可以同時養殖蛋雞和草雞,既能賣雞蛋也能賣雞肉,直接送我家里來,你不用擔心賣不掉,也不用擔心我壓你價。”
張小雨伸出兩根手指,道:“只要你狠下心來,蛋雞、草雞各養一百只,保證能掙到錢。”
“各位叔伯,擅長捕魚的可以做準備了,再過段時間泥鰍黃鱔就出來覓食了,你們可以訂做竹籠,只要你們跑得快,整個宿市都是我們的狩獵地盤,放開抓,有多少我要多少,這可是暴利,不瞞大家,我就是靠抓黃鱔掙的錢才買了拖拉機。”
這是張小雨第一次對外透露他通過抓黃鱔掙了多少錢,一個夏天幾千塊。
“拖拉機!!!”
莊稼漢們一聽這話眼睛放光,身為農民的他們對于拖拉機有著很強的執念。
以前大家都用牛耕地的時候還沒什么,可是眼下張小雨和小虎兩家都買了拖拉機,那效率看的他們眼紅,平常還能用來拉貨,太方便了。
“不擅長捕魚的叔伯們,你們就在家養豬、養羊,我的燒烤店需要大量的豬肉、羊肉、雞肉,你們不要為了省錢天天喂青草,那一年也出不了欄,要喂飼料,特別是玉米面,這玩意兒產量是大豆的好幾倍,就算花錢買也很便宜,這個養法一年能出至少兩茬豬。”
啪啪
張小雨拍了拍手,道:
“生活處處是賺錢的機會,我已經為大家推開了大門,只要走進去,每個人都能撿到錢,好了,符合我條件的留下來,其他人都散了吧。”
最后總共有二十多個人留了下來,張小雨眼睛一掃,心中頓時有了數。
“哎呀,王大娘,你怎么也來湊熱鬧?”
王大娘的背駝的厲害,笑呵呵的說道:“來跟著你發大財呀。”
“你可饒了我吧,你這兒孫滿堂,小日子過得,何必受這份苦,再說了,馬上訂做竹籠的人多了,你在家給王大爺打個下手也好,趕緊回吧。”
“老了,不中用了,我還是在家養雞得了。”
王大娘顫顫巍巍的拄著拐杖離開了,看得張小雨一陣擔心。
連續篩掉了十來個人,最后留下了八個人。
擦桌子、回收碗碟以及洗碗工,各兩個中年婦女,她們吃苦耐勞,能夠長期從事這種枯燥、油膩的工作,兩個年輕的小媳婦當上菜的服務員,還有一個專門負責零售打包,最后‘大堂經理’交給了慶娘。
再加上張勇敢那邊四個人,小小的燒烤店容納了十二人,代表了十二個家庭,這樣算是緩解了燃眉之急。
開業前這幾天,張小雨找裁縫給員工們一人訂做了兩套衣服,特別是上菜的兩個小媳婦和慶娘,穿的都是包臀裙,肉色絲襪,然后又在西城區一個小區租了房子,作為男女員工宿舍。
村里養羊的不算多,因此還需要到周圍的幾個村落宣傳購買,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才是長久穩定的貨源地。
1990年3月15日,宜開業。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遵化市|
环江|
溧阳市|
沂水县|
波密县|
阳西县|
通城县|
行唐县|
荥经县|
东至县|
改则县|
武清区|
库伦旗|
曲水县|
楚雄市|
南投县|
密山市|
东莞市|
当阳市|
固阳县|
仙游县|
响水县|
衡水市|
扎兰屯市|
增城市|
平凉市|
揭阳市|
闵行区|
和田县|
安乡县|
普兰店市|
新竹市|
乳山市|
武宁县|
胶州市|
开封市|
鄂托克旗|
类乌齐县|
岱山县|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