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 121章 放榜-《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3/3)頁

    自今日起,便是魚躍龍門,身份階級轉換。

    多年寒窗終有果,不枉父母師恩重。

    唱名之習自太祖始,那時一科進士不過二三十人,皆由太祖一一呼名面授,而后國祚建穩,科舉制度也日益完善,每科擢取人數日漸增多,便逐漸演變成官家只喚三鼎甲進殿面授及第,二甲進士出身及三甲同進士出身皆由鴻臚寺官員一一唱名,隨后眾人一同拜謝官家,三跪九叩,施行大禮。

    眾新科進士皆換上公服,在鴻臚寺管院的引領之下,依次踏入殿中。

    如此隆重的儀式,前世今生,徐章還是第一次經歷,新奇的同時,還有些許緊張。

    集英殿內匯聚了不少朝臣,徐章等新科進士只能居于末位,官家坐在玉階龍椅之上,禮部的官員率先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然后才到進士唱名。

    官家自龍椅上起身,先依著慣例說了幾句,然后身側的宦官便恭敬地將金榜奉上,官家打開金榜,連唱三名,三鼎甲的三位進士及第依次出列走至玉階前,跪謝天恩。

    一甲第一名狀元,荊州王奉之,一甲第二名榜眼,沂州言瞻,一甲第三名探花,高淳許貞。

    一甲三人之中,王奉之的年紀最大,有三十多歲,若是論相貌的話,則屬許貞最為俊秀。

    探花嘛!一般都是一甲三人里頭最帥氣俊俏的一個。

    三人拜謝官家之后,便輪到鴻臚寺的官員為二甲和三甲進士唱名,只見一身紫色朝服的中年官員自文臣之中占了出來,手捧金榜,先拜過玉階之上的官家,然后才轉身正對著殿中群臣和諸進士。

    鴻臚寺之中,有資格穿紫色朝服的僅有一人,即現任鴻臚寺卿,正三品的朝廷大員,九卿之一的吳仕吳大人。

    徐章首當其沖,被吳大人點了名。

    二甲第一名傳臚,徐章還有些暈暈乎乎。

    好在不用單獨謝恩,徐章率先走到殿中,躬身拱手施禮,隨著吳大人將一個一個名字念出,一個個人影從左右兩側匯入徐章周身。

    二甲賜進士出身者百十二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者二百又二十七人。

    待唱名結束,時間已經不早,由里;禮部尚書手捧金榜,領一眾新科進士自東華門左右掖門而出,沿著大街一路穿行,手捧金榜一直到東門之外,將金榜張貼在城墻之上。

    作為一甲探花,被賜進士及第,許貞和言瞻,王奉之三個一甲進士還有特別優待,可以打馬游街,引來無數待字閨中的姑娘側目。

    甚至還有在街道兩側扔花環花球的。

    三個一甲之中,又以許貞的相貌最為出眾,自然也成了大小姑娘們關照的對象。

    身上被花環什么的砸了好幾下,也虧的是這些年來許貞沒放下鍛煉身體,反應還算靈敏,躲過一些,否則的話,不說被砸死,只怕是要大宋開國立朝以來,第一個被圍觀的花癡群眾們砸暈的新科探花了。

    游街之后還沒完,還有瓊林宴,謝師宴等等等等,一應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一樁挨著一樁。

    好在有許貞作伴,還有盛紘這個長輩在旁提點,徐章這才沒有被這些瑣碎的事情整的暈頭轉向。

    等到所有的事情的都忙完,時間已經來到四月下旬。

    徐章中了二甲頭名,被賜進士出身的消息也一早便傳回了江南。

    不過江南和東京相隔數千里,等消息回到宥陽,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之后,這還是走陸路快馬加鞭的情況的下,若是走水路,只怕是要兩旬還多的功夫才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和平区| 平果县| 怀远县| 观塘区| 大宁县| 修武县| 茶陵县| 延安市| 塘沽区| 灯塔市| 田林县| 常德市| 河池市| 武宣县| 郸城县| 瑞丽市| 巧家县| 涟水县| 封开县| 安化县| 调兵山市| 纳雍县| 那坡县| 新建县| 吴江市| 咸丰县| 蒙阴县| 吉首市| 长春市| 新邵县| 台南县| 武定县| 长乐市| 新和县| 德格县| 玉山县| 双江| 阳朔县| 浪卡子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