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公信的建議被李天祚不認同,被蘇憲誠和黃義賢反對,已經不可能通過了。 李天祚更為其感到憤怒,于是決定采用蘇憲誠的方案,強硬對抗明國,讓明國知道南越不是好對付的,將來也不要再用如此眼光看待南越國,如此爭取國格、尊嚴。 蘇憲誠還公開上表給李天祚,認為這樣做,并且成功,南越國才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可能,否則南越國的存續都將成為巨大的問題。 此時此刻,實際上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了,蘇憲誠決定竭盡自己的權力,為南越李氏王朝的生存爭取一線生機。 李天祚正式認可了蘇憲誠對時局的分析,認可此時南越已經在滅亡的邊緣徘徊,于是南越國方面立刻開始了行動。 他們開始調集國內正規建制的軍隊往諒山方向增援,去會合已經抵達諒山的守備部隊。 李天祚又任命蘇憲誠做諒山方面軍的都統制,讓擁有很好軍事才能的蘇憲誠親自出馬,做好準備,應對明軍的軍事訛詐。 戰略物資大量向諒山方面軍隊提供,確保后勤不出現任何問題。 如果明國愿意談判,那么當然最好,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最好還能解決掉南越的國格問題,那就最好不過了。 如果明國一定要用軍事威脅南越,那么也沒什么好說的。 不惜一戰! 另一方面,李天祚召見了明國使者,對明國的要求作出答復。 第一,占城國和南越國之間有很好的關系,他們內部發生動亂,鄒亞娜竊取王位,是叛逆、大不敬的行為,南越國出兵征討是為了維護宗法制度,并不是為了私心,所以明國的要求是難以接受的。 第二,內部稱謂這件事情實屬南越國內部的事情,故宋尚且沒有意見,明國與南越國之間又沒有任何關系,為什么要提出詢問? 第三,南越國朝廷從未非議過明國,不知道明國是從什么地方聽說的,說這種事情的人居心險惡,不可不防,還請明國朝廷明察此事,還南越國一個清白。 然后,我們還聽說明國在大南關附近屯駐重兵,不知道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故宋可從未做過這樣的事情,難道說明國統一中原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要南下彰顯天朝威風了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