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燕云包括中原地區雖然經歷戰火之后,被摧毀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但是大體上既得利益者還是占據絕對優勢,出于穩定的政治目的,蘇詠霖也暫時不能動他們的利益。 蘇詠霖可以光明正大去動的就是女真人的利益和與他作對的人的利益,把這批人先期清算掉,得到的人口和土地為他建設成功了七十個復興縣的根基。 而目前來看,在傳統人口豐沛區建立的七十個復興縣已經是復興會勢力擴展的極限,若要在眼下這個階段繼續擴復興會的勢力,必須要另辟蹊徑,避開與既得利益者的正面交鋒。 所以蘇詠霖就看中了遼東地區。 遼東,自唐末以來就不是漢人的勢力范圍了,二百多年來也沒有漢人勢力染指過,蘇詠霖統領的光復軍政權是唐末以來第一支染指遼東的漢人政治勢力。 也因此,遼東在蘇詠霖看來就是未經開墾的處女地,是可以讓在這里大展拳腳的新天地,是他斷絕舊官僚舊士紳勢力染指政權的希望。 這個時代的遼東基本上是女真人的自留地,渤海人、契丹人在這里也是女真人的仆從,并沒有占據過什么優勢。 而女真人是蘇詠霖光明正大打擊的對象,是蘇詠霖正大光明清算的對象。 所以他在遼東做什么都不會引起麾下各政治勢力的反對和警覺。 而眼下在華夏傳統地區無法擴張的復興會勢力,就可以遼東地區為根據地,展開大規模的鋪開擴張,而為了順應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漢人人口填充進來。 蘇詠霖在復興會總部會議上定下了【往遼東去、開發大東北】的基本策略,決定把遼東建設為復興會的自留地,作為復興會的大后方為復興會勢力席卷整個中原奠定基礎。 而經過戰亂產生的大量流民正好可以往遼東各州府填充。 七十個復興縣塞不下的流動人口,因為戰爭出現的流動人口,因為戰爭而落草為寇之后又被剿滅俘獲的人口,等等等等,都被蘇詠霖安排起來,一起往遼東送。 從九月中旬開始,蘇詠霖就開始往渝關以東地區填充人口,隨著光復軍進軍遼東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人口被蘇詠霖水陸兩線往遼東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