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軍隊投入大量的心血之后,蘇詠霖也會要求軍隊給他足夠的回饋。 十一月中旬,嚴酷的寒冬之中,蘇詠霖給遼東兵團撥付了大量的過冬用品和干肉等高熱量食物,傳令給遼東兵團,要求遼東兵團發起上京會戰,對殘存在上京地區的金國余孽發起最后的決戰。 他要求遼東兵團將金國偽帝完顏雍活捉,送到中都接受全民公審。 為了增加這一次會戰的成功率,蘇詠霖還特意調遣辛棄疾率領虎賁軍一萬精騎前往遼東兵團,增加遼東兵團的機動戰力。 在這個前提下,蘇絕和魏克先制定了兩路進攻會寧府、左右夾攻的戰術,打算趁著沒有下大雪的時候對會寧府實現閃電一般的快速進攻,盡快拿下會寧府,生擒完顏雍,結束這場戰爭。 十一月十八日,辛棄疾作為大軍先鋒率先出擊,他統領三千精騎快速向會寧府方向發起沖擊,打響了這場會戰。 而在中都,蘇詠霖召開了總務局會議,宣布要在北方地區選擇部分土地開展棉花種植行動,將長期作為觀賞類作物的棉花當做一種戰略任務來種植,并且推進發展棉紡織技術。 蘇詠霖說他在江南的時候見到過棉紡織制品,感覺冬天穿上棉紡織品異常溫暖,認為棉紡織品非常適合在寒冷地區制成衣服穿,對保暖有著相當不錯的作用。 不過因為北方地區沒有大規模種植棉花的經驗,所以他建議選擇部分地區展開棉花種植的試點,并且選擇善于織造的紡織業人士對棉花的防治技術進行研究。 總務局對此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 蘇詠霖是覺得可惜,明明很早以前中國就開始在庭院中種植棉花,但是卻長期把棉花當做觀賞類作物來看待,并未發現棉花的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實在是太浪費了。 在未來他是準備大規模開發遼東的,而在遼東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天里,便宜而又有著相當不錯保暖效果的棉花將成為軍民兩用的法寶。 懷著如此的想法,蘇詠霖把行政命令頒布下去,令總務局農務司專門組織一支隊伍推進此事,從棉花育種到種植到收獲進行一番研究,為大規模推普及種植奠定基礎。 而與此同時,蘇詠霖也開始安排從山東、河北以及河東地區向遼東地區移民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