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8章 內帑和遼餉的加派-《明末親軍錦衣衛》


    第(1/3)頁

    教導了這群憤青們如何以理服人之后,趙寬笑著道:“好了,我家大人就知道你們只有沖動不會總結,只有以偏概全不會兼聽則明,所以,命令我們將崇禎元年的邸報都給大家準備出來了,大家看看吧。”

    然后敲打著搬上來的厚厚的邸報:“最終我要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告訴你們,內帑的錢不是獨獨養活皇上皇室的,他是有幾項必須的開資的,你們的想當然是錯的,而且錯的多嗎的離譜。”

    邸報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成于漢,熟于宋的邸報,最終形成發行的是民間商人,他本身不歸朝廷管。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張報紙吧。

    而邸報內容的來源,只要的朝廷需要公布的,比如圣旨,政策,大臣各種各樣的奏折,人事調動任免等,然后張貼在午門供人傳抄。

    如此,為了保證公正性,內容是由司禮監和內閣共同審批認可的,誰想專門抹黑對方都不可能。

    這可算是皇宮秘史了,即便那些不想參和的也都支楞起耳朵,想要聽個秘密新鮮了。

    “諸位都知道,內帑的來源主要有四個:國稅中的金花銀、太倉國庫、皇莊皇店、鹽鐵礦稅,還有罰沒。咱們皇上即位之后,沒有從太倉挖過一次銀子,金花銀子在萬歷年的時候,就轉交給了光祿寺,以為定例。礦稅也因為當年太監們借機胡作非為,被廢。鹽茶絲絹,商稅,手工作坊稅,市舶司稅,也被東家君子們停收,皇莊也因為天災沒了收成,這樣一來,不但內帑沒了收入,反倒不斷地發內帑,補足國用,以至于朝臣都知道戶部沒錢,要錢找皇帝陛下發內帑。”

    就在大家疑惑中,趙寬開始翻閱邸報,指著上面關于內帑往來的賬目通報,一筆一筆道來:“元年,楊鶴撫賊,借一百六十萬,遼西軍費,前后借五百六十余萬,二年為邊餉借五十萬,又為奢安之亂三十三萬,又借一百萬;馬價三十萬,去年,又以年例借三十萬余,以邊餉不給頓借百萬,前后所借在計部者已九百八十三萬矣。而元年,先遼西袁崇煥狗賊索四百萬,后又三百萬。工部以先帝大喪借三十五萬,光祿寺以年例借二萬又借三十七萬。還有西北賑災借十萬,這樣一來,大家算算,合計多少?”(《涌幢小品》)

    這些考恩科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懂得數術,而宮守一雖然不識字,但對數字天生敏感,趙寬一面說,他就一面在心中默算,趙寬說完,他當時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國庫竟然從皇上他老人家手中前后借出一千七百六十七萬啊。”然后看著驚呆的大家:“誰說皇上老人家的內帑是只進不出,這比國庫支出的還多啊。”

    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趙寬再道:“這就算完了嗎?還遠著呢,京師禁軍,留京六衛三十六營,以及我們錦衣衛的軍餉,全歸內帑出。三節六壽給邊軍和各級官吏的犒賞也是內帑出。若是沒了這些犒賞,指望著東林君子們為國理財,九邊將士,早就餓死了。同時,各地賑災,按照規定,為顯示皇恩浩蕩,也要皇上內帑出一半。大家再算一算,這得多少?一年內帑的收入,每年都有邸報公布,但現在卻為了給東林強制要求推行的,狗屁的什么不與民爭利的商稅,給那些肥的流油的商人免稅,還斷了大頭。這只入不出,若不是我們錦衣衛破了賣國賊八大家,打掉了陜西巡鹽御史,現在,大明早就破產啦。”

    所有的人,包括王慶一都默不作聲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达拉特旗| 无为县| 定安县| 湖口县| 六安市| 洪雅县| 青岛市| 礼泉县| 泰和县| 青海省| 尖扎县| 许昌县| 封开县| 萝北县| 金川县| 东丽区| 五河县| 上蔡县| 沛县| 揭东县| 格尔木市| 忻州市| 新化县| 万宁市| 洛南县| 屯门区| 鸡泽县| 英山县| 独山县| 繁昌县| 旅游| 瓦房店市| 凉城县| 大洼县| 宣城市| 白河县| 云浮市| 车险| 禹城市|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