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糧食永遠不夠-《法外領主》
第(1/3)頁
八月下旬,日升城外的麥田一片金黃。
成熟的麥穗壓彎了秸稈,秋風拂過,麥浪蕩漾。
從農民到領主,從工人到小販,不管是誰,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會打心底里感到高興,這就是糧食的魅力。
分田下戶之后,卡利亞斯迎來了一次大豐收,史無前例的大豐收。
“保守估計,今年的秋糧的收成相比去年會增加了六成。”田埂上,阿米亞斯用手托著一株麥穗,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林恩蹲下身子,找了一株大小適中的麥穗,數了一下顆粒數量。
飽滿的麥子有三十六粒,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比耕種面積提高還要讓人高興。
麥穗籽粒數量的提高,證明了分田下戶之后,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有顯著上升,對于麥苗的照料更加精細上心,要知道去年秋收時,他抽樣檢查,每一株麥穗平均只有二十八粒,就這還是優質良田里麥子的長勢,新墾荒的薄田,產量更低。
“分田之后,家家戶戶都開始堆肥,就連耕田、育秧也比以前要細致,少爺你這法子好是好,就是把這多田地都分了出去,總是感覺的有些可惜。”老仆克勞德搭巴著嘴皮,作為巴雷特家族的農業管事,他總覺得自家少爺分田的行為有些敗家,少爺是國王冊封的卡利亞斯領主,那么這些以前沒有主人的土地,都應該屬于巴雷特家族,每一分、每一寸土地都應該鈐印上巴雷特的名字。
“可惜你個頭,餓死了人你來負責?”林恩罵道,卻沒有真的生氣,誰會對一個忠心耿耿,一心為自己家族著想的老仆人生氣。
“我只負責家族糧食產量,其他的事情是少爺你的事。”克勞德理直氣壯地說道,為巴雷特家族服務了超過二十五年的仆人,即便是如今已經脫離了奴籍,但是凡事優先考慮巴雷特家族利益習慣,早已經根深蒂固。
“這還不夠。”林恩拍了拍巴掌上的泥土,從田埂上站起身來。
“克勞德,不是說你做得不夠,我是說糧食不夠。”林恩朝著老仆人解釋一句,然后對阿米亞斯說道:“糧食增加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加速度,還得要靠錢寧,農村信用社不但要從物資上支援農村農民,更重要的是技術,讓錢寧想辦法弄個農業技術專家團隊,他應該能找到這方面的人,對農村散戶進行農業指導,怎么開荒,怎么施肥,怎么耕種,種什么都要有講究。”
“我去知會他嗎?”阿米亞斯說道。
“不,你把我的意思告訴奧瑪,讓他去溝通協調。”
林恩指著前面另一片長勢看上去要稍微差一些的麥田,說道:“再去那邊看看,不能只是看好的方面,差的也要看。”
林恩在觀看麥田的時候,遠在安條克行省北方邊境的費謝爾總督,同樣也在看麥田。
晨曦鎮是一座建在半山腰上的小鎮,周邊最高的山峰是三叉峰,因為形似三叉戟而得名,三叉峰雄奇險峻,是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在安條克軍團入駐晨曦鎮之前,一年四季,游客絡繹不絕。
三叉峰中間的主峰高聳入云,氣勢巍峨,是最受游客歡迎的景點,清晨時分,站在三叉峰頂,不但能夠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而且還能看到日出云海的瑰麗奇觀,這就是三叉峰受歡迎的原因,但是攀登主峰并不容易,從晨曦鎮步行至三叉峰頂,至少需要超過四個小時的時間,所以在清晨時分登上峰頂,也成為了在游客之中盛行的一種挑戰,只有堅持攀登的人,才能看到最美麗的風景,也正是因為擁有了這一份寓意,也給三叉峰增添了更大名聲。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登山頂觀看日出云海的奇觀,有的人體力不濟,也有人是因為更喜歡半山腰的風景。
費謝爾總督就在半山腰停下了腳步,并不是因為體力不濟,事實上憑他的身體素質,連續上下兩個來回都不會大口喘氣,之所以在這里停留,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最美麗的風景。
在看到北方道爾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麥田之后,費謝爾總督的腳就挪不動道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无为县|
资源县|
马鞍山市|
吉隆县|
巨鹿县|
四川省|
柯坪县|
红桥区|
泽库县|
澄江县|
崇左市|
会东县|
邵东县|
阿拉善右旗|
中方县|
抚顺市|
雷州市|
页游|
磐安县|
龙门县|
宜宾县|
宣城市|
益阳市|
施秉县|
原平市|
黄山市|
社旗县|
渑池县|
墨竹工卡县|
高州市|
丹江口市|
那坡县|
册亨县|
莒南县|
阳城县|
尤溪县|
普安县|
奉新县|
清水河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