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親第二天,鄭瀾就十分實誠的把鄭家替嫁的事情老老實實的告訴了元嘉。 本來鄭瀾應該是不知道替嫁一事的,她被接回來的時候,鄭父只告訴她給她定了門親事,男方是個舉人。 還是后來元嘉中了會元,鄭瀾正為未婚夫高興時,鄭湘在她面前諷刺她就是撿了自己不要的男人,她才知道原來這門婚事最先是鄭父定給鄭湘的,只是鄭湘不愿意才讓嫡母把她從莊子上帶回府上替嫁。 鄭瀾從小在莊子上長大,性子有些單純,她心里存著事也憋不住,在成親第二天就把替嫁的事情告訴了元嘉,完全沒想過若是元嘉心眼小點會對她有多么不滿。 元嘉在得知事情真相之后,心中一愣,沒想到這種狗血的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與他訂婚的鄭家女從嫡女換成了庶女,因為以他在這個世界的身份,鄭父投資他應該是嫁庶女給他,高門大戶拉攏寒門學子都是這么操作的,嫡女是好好培養與門當戶對的人家聯姻的。 要不是鄭瀾親口告訴他事實真相,他還真有些不敢相信鄭父原先是想嫁嫡女給他的。 元嘉回過神來,見到鄭瀾面色有些不安,淡淡一笑,安撫道:“夫人不必在意,既然我們已經成親了,日后你就是我的妻子,之前那話就不必再提了,與我定親的從始至終都是夫人你。” 鄭瀾隱約明白了元嘉的意思,點了點頭,輕聲道:“我知道了,夫君。” 元嘉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反正老婆都娶了,想再多也沒用了。只不過對鄭家這個岳家,他心底難免是親近不起來的。 鄭家對他妻子鄭瀾百般忽視,又在婚事上搞出這種事來,元嘉對鄭家的好感度刷刷往下掉。 但不管心底是怎么想的,面上的禮節是少不了的,元嘉帶著鄭瀾回門的時候,還得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對鄭父鄭母恭敬以待。 鄭父把元嘉叫去了書房,鄭瀾就去后院拜見鄭母這個嫡母。 鄭瀾的生母早逝,不然也不會在莊子上生活那么多年,自己的身份還被鄭母以病逝的名義抹去了,但凡她生母還在,都不會出現這種荒唐的事情。 因此鄭瀾回門就只能來見鄭母這個嫡母。 “給母親請安!”鄭瀾朝鄭母盈盈一拜,又對坐在鄭母身邊的鄭湘行了半禮,“妹妹!” 鄭湘坐在椅子上受了鄭瀾這半禮,動也沒動一下,顯然沒有回禮的意思。 鄭母對此也視而不見,對鄭瀾的態度更是冷淡無比,把她干晾在那里,只與自己的女兒鄭湘閑話家常,權當沒鄭瀾這個人。 面對這種冷暴力,鄭瀾都有些習以為常了,還未出嫁時鄭母和鄭湘就沒少這么對她,剛開始她還會心中抑郁惶恐,但時間久了也就不在意了。如今嫁了人,鄭瀾就只拿自己當楊家人了,日后回鄭家的時候極少極少,也沒必要在意不待見自己的嫡母和嫡妹了。 <<<<<< 在書房里,鄭父跟元嘉商量起他日后的官途發展起來,鄭父是真的欣賞元嘉這個人,否則不會第一次見面就想嫁女,還是想嫁嫡女。 因此鄭父為元嘉考慮得很周到:“你在翰林院待一兩年,有了這個資歷就行,接下來要么進六部,要么外放,若是進六部你可以來禮部,外放的話,我只能幫你選一個富庶的地方。” 元嘉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早有計劃,他對鄭父說道:“多謝岳父的好意,不過小婿想要外放去安州。” 鄭父眉頭皺了起來:“安州境內河流眾多,常有水患,人口稀少,乃貧苦之地,去安州可是很難做出政績的。” 元嘉心里早有謀劃,還是堅持要外放去安州。 鄭父到底只是他的岳父,不是親爹,不可能替元嘉拿主意,只能答應下來。 鄭父想了想自己在安州那邊的人脈關系,似乎有個同年在那邊,便寫了封介紹信給元嘉,讓他去了安州不至于連點人脈都沒有,兩眼一抹黑。 有人好辦事,元嘉自然不會拒絕。 元嘉跟鄭父聊到天色不早的時候,便提出了告辭,然后元嘉就去后院接妻子鄭瀾回家,順便拜見一下鄭母。 正院門口守著的丫鬟進來跟鄭母稟報:“夫人,大姑爺前來拜見!” 正在跟鄭湘聊家常的鄭母微微遲疑,說道:“請姑爺進來!” 那丫鬟將元嘉請了進來。 “小婿拜見岳母!” 一襲月白色長袍的元嘉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里,容貌俊美,舉止投足間優雅從容,眉目清正,好一個如玉君子! 元嘉行禮時裝作不經意間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自然也看見了坐在鄭母身邊明眸善睞的美貌少女,看那少女與鄭母親昵的姿態,他猜測那個少女應該就是鄭家嫡女鄭湘了。 論長相鄭湘確實比鄭瀾要出色一些,氣質也更自信耀眼,畢竟一個是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備受寵愛的嫡女,一個是在莊子上長大的庶女。 但元嘉穿越那么多世界,見多識廣,鄭湘在他眼里也就普普通通,只是因為從鄭瀾口中得知替嫁真相后難免會多注意一下這個死活不愿嫁給他的鄭家嫡女長什么樣子。 鄭母對元嘉當然不會如對鄭瀾那般怠慢,連忙道:“不必多禮!姑爺請坐!” 元嘉謝過,就坐在了鄭瀾的身邊。 坐在鄭母身邊的鄭湘悄悄的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番這個險些成為自己夫君的男人,其容貌之出眾,見之令人難忘。 鄭湘雖然不后悔自己悔婚,但卻有點后悔把這樣俊美的男子便宜了討厭的庶姐。 元嘉坐在鄭瀾的身邊,敏銳的注意到了鄭瀾的不自在,便也沒有多留,很快就帶著鄭瀾對鄭母告辭離去了。 此番回門,是鄭瀾出嫁六年里唯一一次回鄭家了。 因為之后元嘉就申請了外放安州為官,這一外放,便是六年任期。 <<<<<< 元嘉在外放安州六年任期間,在安州大力發展經濟,治理水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