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界初解-《諸天神庭證道途》
第(2/3)頁
四是為大家大姓之祖先,死后有族人祭祀或朝廷封誥,從此成為祖先靈,與祖廟或祭壇合一,從此香火不滅則自身不朽,可惜不能離開宗廟或祭壇,若祭祀被毀則灰飛煙滅。
鬼修雖然艱難,但從鬼將開始就逐步超凡脫俗,鬼將已經堪比白赦神邸,鬼王更是攻占郡縣,自成一方鬼蜮,堪比赤赦郡縣城隍。
至于更強的鬼仙、鬼帝根本不是李應能夠接觸到的,只知道威能無限,每出一位,都會造成生靈涂炭,引起王朝革鼎。正是因此,才有“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的說法。
其次則是區域地理信息,根據李應所說,天下分為五域,即中土、東荒、南嶺、西漠、北原。其中中土為天下之中,傳聞受天地之初五方神帝祝福,萬物靈氣最為濃郁,目前由大慶王朝執掌,大慶立國至今已有百年。
中土劃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每州又劃分為十二府,每府下轄十二郡,每郡又劃分大小縣城若干,縣城下又有鄉鎮村落散布四野。
西漠則是由茫茫大沙漠組成,沙漠中有無數綠洲,這些綠洲之上有生靈建立城池國度,往往一城就是一國。
與雍州接壤的部分西漠國家被稱為西域百國。偌大的西域百國都臣服在羅剎教下,羅剎教信奉的神祗為羅剎神,傳說是上古正神之一,擁有大神通,是極少數生活在大地上的正神之一。
至于西域百國以外的情況就不是區區李應能知道的了。至于東荒、南嶺、北原,李應更是一無所知。
而李應之所以知道西域的消息,那是因為西域與雍州安慶府接壤,而白云山就在安慶府西平郡清水縣白云鎮。傳言當初前朝末帝三征西域時就是從西平郡出發。
據說當時西征之時兵甲百萬,猛將如云,文士如雨,又有大量修士感受協助,兵勢通天,一路攻城略地,打的西域百國丟盔卸甲,敗退萬里。
眼見就要征服西域,卻被羅剎教的護教軍團所阻,最后只能無功而返。特別是第三次,羅剎神親自出手,天降流星火雨,中原大軍損失慘重。
正是因為三征西域,導致精銳士卒損失慘重,無法鎮壓國內的世家豪強,武道宗派。一時間國內烽煙四起,大慶太祖才能乘風而起,憑借其通天的武道修為,二十年間東征西討,終于于八十年前定鼎天下,定都冀州司隸府長安城。
之后更是成立禁鬼司處理妖鬼邪崇之事,天道司執掌道觀修士受箓,神司專司州府郡縣神祗祭祀,真武司監督武道宗派世家。
不過在二十年前,黃巾道席卷雍、梁、青三州之地,白蓮道傳道荊、揚二州。五州之地,千萬信徒起義,攻城略地,烽煙四起。
黃巾道、白蓮道更是驅使大量陰魂鬼卒大肆吞噬生人精血,裹著郡縣城隍,五州之地生民死傷無數。朝廷一面派大軍鎮壓,一面讓天道司、禁鬼司、武道司、祭神司等四司強者出動,經過無數血戰,付出慘重代價后方才平定叛亂,從此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幅度下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大埔县|
五家渠市|
贵州省|
泗阳县|
富宁县|
安仁县|
明溪县|
任丘市|
三河市|
营山县|
祁东县|
偏关县|
德钦县|
镇赉县|
始兴县|
峨边|
宜兴市|
长丰县|
柏乡县|
资中县|
柳州市|
英吉沙县|
三河市|
夏河县|
乌什县|
会东县|
贡觉县|
聂拉木县|
唐海县|
正镶白旗|
长岭县|
固阳县|
平昌县|
海盐县|
沙河市|
汝阳县|
塔河县|
定襄县|
田阳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