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看著莫晚霞的模樣,孟氏知道女兒不高興了,立刻板起臉教育莫晚霞道:“霞兒,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將來也定要像為娘一樣善良。” 孟氏所有的威嚴,幾乎都用在了莫晚霞身上。 可她得到的,卻只是女兒的后腦勺。 感覺女兒可能要養偏了,孟氏生怕女兒會左了性子,趕忙爬上馬車去教育她。 而下人們則看著空蕩蕩的火架心中一陣陣發寒:以后不用吃飯了,他們連鍋都沒有了。 就這樣磕磕絆絆的走了半年,雖然已經遠離了中原,但是孟氏一行人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幾個丫鬟一商量,便主動將自己賣了出去,這樣一來不僅全了與孟氏的主仆之情,更是為自己找一個出路。 只可惜孟氏不是什么會當家的人,賣丫鬟的銀錢到她手里很快就花完了。 最后孟氏身邊只剩下了方嬤嬤和莫晚霞,以及那輛已經破破爛爛的馬車。 方嬤嬤到底還是在為孟氏母女打算,她先是聯系商販將自己的兩匹馬和馬車賣了。 而后便帶著孟氏母女兩個找到一個靠山的村莊,用剩下的銀錢買了一個小房子,又置了兩畝薄田,終于安頓了下來。 羌族比鄰中原,這村子中的人也有不少都是從中原逃難過來的,因此在語言溝通上與中原邊界到也沒有太大區別。 方嬤嬤的眼光不錯,村里人對著孟氏一家三個女人充滿了善意,這家送一只瓢,那家給幾根草,竟然也幫著他們將日子撐了起來。 可以說,這遇見這一村子人是她們逃難以來遇見的唯一一件好事。 但是孟氏卻并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她不喜歡被這些粗鄙的鄉下人同情,這會讓她覺得自己活得還不如一群鄉下泥腿子。 村里人的作息同中原人差不多,除了多出來的放牧之外,每天也會上山開荒種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平淡而安逸。 可那嘈雜生活,卻讓孟氏更加懷念當年,每每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孟氏總是會大哭一場。 好在方嬤嬤和莫晚霞靠譜,方嬤嬤每日都會制作一些繡品,或者裁剪一些衣服,每隔幾日送到集會上去售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