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子好過的時候,孟氏的性格弱點還不算明顯,可是現在遭了難后,孟氏的性格弊端便顯示出來了。 一路上,孟氏只要見到吃不上飯的可憐人,便想著要接濟對方。 一旦手下的人提出質疑,孟氏便會用“你怎么會是這樣狠心的人”的眼神盯著對方看,直到她們再不管她為止。 托孟氏的福,在他們還沒有離開中原多遠的時候,他們之前換的糧食就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幾個下人相互商議了一下,之后便將事情的嚴重性告訴了孟氏,并且取得了孟氏的同意,用身上的財物去同那些村民換取食物。 并且還告知孟氏,到了農家之后,不論對方說了什么話,她都要假裝什么都聽不到。 孟氏嘴上答應的好好的,但是等到了那些村民家,被人家三言兩語一哭訴,孟氏便又將自己當成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不但同意了那些村民的無理請求,甚至還當場訓斥自家的丫鬟心腸惡毒。 孟氏的話讓這些丫鬟們十分絕望,她們身上的那些頭面首飾,都是她們平日里珍而重之的東西,要不是主家遭難,誰會舍得將這些東西換出去。 可再看看她們換回來了什么,一只珠釵只換來一個玉米面的餅子,上面還有一個牙印。 一對純金的耳墜子,則是換了半碗兩摻的粟米飯,那碗上有幾個缺口,上面的碎茬子讓她們不知道應該如何下嘴。 一只羊脂玉的扳指竟然只換了十個玉米棒子,對面的刁婦人還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哭訴自己吃虧了。 而孟氏見那刁婦人哭的可憐,竟然還吩咐她們將玉米棒子還回去五個,以免真的讓對方吃了大虧。 幾個丫鬟只想哭:到底是誰吃虧啊,那個玉扳指可是當年老爺意氣風發時,皇上賞賜下來的,別說十個玉米棒子,買上幾千畝玉米地都足足夠用了。 光看那老婦人眼中沒有一滴眼淚的刁鉆模樣,她們就知道,這人絕對是知道這扳指究竟有多值錢的。 見到孟氏說話,老婦人一邊點頭稱謝,一邊賊溜溜的用眼睛看著這些人。 她想要知道:她還能從這些人傻錢多的傻子們身上撈多少好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