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終,孟氏一群人是餓著肚子離開的,換來的那一點點東西,根本就填不飽肚子。 與之前不同的是,她們身上的財物清減了不是一星半點。 之后的日子中,她們都是繼續邊趕路邊換食物。 雖然不總是能碰上那些黑了心肝的農家,但是只要糧食一多起來,孟氏總是忍不住送給別人。 而她也經常訓斥這些因為連累帶餓,變的愈發面黃肌瘦的下人們:世人皆苦,我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不然以后是要遭天譴的。 手下們看著孟氏的那張除了因每天悲春傷秋變的有些憔悴外,依舊白皙圓潤的臉,說不出任何話來,只能麻木的安慰自己:往好了想想,等她們餓死了,說不定就解脫了。 由于孟氏是探親歸家,身上的財物帶的并不算多,而中原的銀票在羌族境內也根本沒有辦法使用。 因此,越走下去她們便越窮,到最后就連換糧食的財物都拿不出來了。 她們都是后宅中的女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手藝。 平日里趕趕馬車已經算是難為他們了,像是打獵捕魚這樣的技術活,她們實在是不會。 因此幾個人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時間長了,就連孟氏的臉頰都憋了下去,更不要說還不到五歲的莫晚霞。 莫晚霞倒是懂事,她隱隱約約的知道家中發生變故,需要早晚不停的趕路。 因此這一路上,莫晚霞都安靜的仿佛她并不是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倒是讓人更多填了幾分憐惜。 孟氏身邊的方嬤嬤,原本是她的奶嬤嬤,當初在莫晚霞出生后,便主動向孟氏提議去伺候莫晚霞,對她們的感情自然更深厚。 此時看著自家的小姐和小小姐都開始餓肚子,奶嬤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可惜她是大戶人家的家生子,你讓她說大戶隱私,執掌中饋,飼弄花草她都在行。 可若是讓她在野外找吃的,她也是兩眼一抹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