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這是讓企業(yè)提前剝削我們學生的剩余價值。” “哦?” “學生打零工,工資本來就低,但付出的時間和勞動,和那些正式工人是一樣的,甚至更多。我覺得,我們學生,不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掙這些小錢上。而應該努力的學習知識、提升自我,厚積薄發(fā),將來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顧明俊笑道:“你是本地人吧?” “我本地口音很重嗎?” “呵呵,這個,還行。家庭條件不錯吧?衣食無憂?” “還行吧。怎么了?有問題嗎?” “一聽你說話的腔調(diào),我就能猜到你的情況。” “這有關(guān)系嗎?我家庭條件好,又不是我的錯。” “過去災荒年間,朝廷會開粥廠賑災,某個官員在主持賑災工作時,下令在粥里放一些沙子。你說這個人是不是壞透頂了?” “啊?還有這種人?應該革職查辦,應該就地免職,應該大打三百大板!” “可是,他用這一招,卻有效的控制住了災情。” “為什么?” “因為粥少,人多。很多沒有遭災的人,也混在災民中間,一起領(lǐng)粥喝。真正的災民,反而領(lǐng)不到吃的,只能餓死。粥里摻了沙子以后,沒有遭災的人,家里有糧,還敢吃這帶沙子的粥嗎?而真正遭災的人,都快餓死了,哪里還管這粥里是不是有沙子?照吃不誤,保命要緊!” “啊?” 這個故事,明顯顛覆了女生的三觀,她大大的眼珠,不停打轉(zhuǎn)轉(zhuǎn),顯然在消化顧明俊的話。 顧明俊道:“一個學生,家里窮得連學費都交不上了,你還在擔心他的時間被企業(yè)剝削了嗎?這就好比那碗救命的帶著沙子的粥,如果你是真正的災民,你喝,還是不喝?” 女生嘟嘟嘴:“你真能說!” 顧明俊道:“誰不想坐在寬敞明亮的大廳里,彈著白色的三角鋼琴?問題是,世界上,能有百分之幾的人,能做到這一點?當我們出言指責一個快要餓死的人為什么要去偷東西吃時,為什么我們關(guān)注的點,不是他快要餓死了?而是他在偷東西吃?不知民間疾苦的人,才會說,何不食肉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