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華夏萬古長(3)-《夜闌京華》
第(3/3)頁
鄧元初來武漢前接到延安的指示,送召應恪等十數人深入已淪陷的華北。
其后的人生,只有召應恪自己清楚。
“繼清出生,仰仗先生護佑,”他在召應恪臨行前的十分鐘,以清淡語氣敘舊,“今夜,未未也在武漢。”
召應恪的眼睛里,盛了太多東西。何未未必清楚,面前這位謝少將軍卻是知音。
少時婚約,如前生之念,模糊到只余南洋一個少女背影。
召應恪不敢深想。他于摯友生前,在南洋碼頭上曾應允,無論如何守住何家航運。自此后,解除婚約為此,迎娶何家大小姐為此……每每午夜難眠,他仰躺于黃銅床上,安慰自己的都是,至少何未曾真心備過嫁妝,想嫁入召家。
“這里叫太平試館,四九城也有一個同樣名字的地方,”召應恪笑著、輕聲道,“是過去各省秀才們趕考的落腳地。”
“是嗎。”謝騖清答。
召應恪頷首。
過往即是過往,留存心底,足矣。
***
召應恪和謝騖清并肩而出。
謝騖清把登記簿子遞給鄧元初,由他負責送去車站。鄧元初接了簿子,夾在手肘下,自口袋里摸出一包土煙:“西北帶來的。”
“我不抽煙。”召應恪笑答。
鄧元初點頭一笑,收妥煙:“我妻子出生在松花江畔,小舅子殉國于關外,對能在早年支持抗戰的人,有感情。”
召應恪亦是點頭:“在獄中,常聽人唱《松花江上》。”
鄧元初道:“我妻子也常聽。”
鄧元初親自駕車,送召應恪去火車站。二人于站臺作別。
過去,召應恪供職北洋政府時,和鄧元初在宴席上見過兩回,在何未的航運公司也碰到過。鄧元初初見誰,都給人一種推人出去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感。而今,隔膜消失。
召應恪知八路軍一直武器短缺,擔心問:“武器補給可好些了?”
鄧元初搖頭:“我們有一個師,九千多戰士,只有五千多的槍。槍彈嚴重短缺,發下去的子彈,都要數清楚用。一人二十幾顆。”
鄧元初笑著補充道:“萬幸,戰士們的槍法都不錯。”
他看召應恪憂心不語,反而寬慰說:“從31年,我們對日本人就沒放下過槍。六年抗戰,日子就是這么過來的,沒有子彈還有大刀。當初奪回多倫,還不是主帥舉刀沖鋒?”
火車北上的時辰已至。
召應恪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忽然問:“將軍為何從軍?”
“因為幼年喜歡讀群英傳,”鄧元初笑道,“喜歡一位名將,戚繼光。”
召應恪恍然:“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掃清倭寇是那位明代英雄的心愿,正巧,合了今日時境。
鄧元初欣然:“我最喜歡的,便是這句。”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建阳市|
玛曲县|
靖边县|
友谊县|
阿巴嘎旗|
永川市|
扶风县|
卓尼县|
威远县|
鹤峰县|
黄冈市|
宾阳县|
于都县|
永清县|
盐亭县|
陆河县|
河源市|
饶河县|
河东区|
罗田县|
四子王旗|
高平市|
惠东县|
蛟河市|
林芝县|
虞城县|
黄平县|
怀安县|
茂名市|
阿瓦提县|
金门县|
民乐县|
隆尧县|
交口县|
永康市|
永州市|
化州市|
乃东县|
法库县|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