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 言格,我是如此心疼你。心疼你為我受的傷,心疼甄心給你的傷,心疼你對我的執迷不悔,心疼如果我失去了自由不能陪在你身邊,你會從此沉默絕望。 如果不是你,我愿意被關起來,不再對任何人造成傷害。 可,這世上,只有你能給我救贖,也只有我能拯救你。 所以,即使我是全天下眼中的精神病和危險分子,為了你,負全天下人,又如何呢? 由于甄意的精神問題,檢控方提出的重點不在被殺的人,而在甄意本身,目的在于把她這個精神病危險分子“囚禁入精神病犯人看管所”,這樣一來,淮如和楊姿兩起案子則成了證明她精神病失控,“非法殺人”的證據。 所以,兩起案子在同一次庭審中一起審理。 很快,在一庭的肅靜里,法官宣布了開庭。 尹鐸作為檢控官,宣讀控訴書后,開始了對甄意的詢問。 “你叫什么名字?”一開始的問題,就很微妙。 “甄意。” “方便告訴我們,你另一個人格的名字嗎?”這個問題讓旁聽席上的人都好奇地觀望過來。 甄意抬眸看他,道:“請不要誤導我。” 她就是她自己的辯護律師,尹鐸自然不好責難。 他盯著她看了幾秒,拿起幾分鑒定書:“這是8位精神科醫生對你做的鑒定,你在做鑒定的過程中,有沒有受到強迫和不公正待遇?” “沒有。” “有一份鑒定認為,你患有人格分裂癥,你認為這個鑒定結果符合實際嗎?” 一庭的人都在屏神靜氣。 甄意停了一秒,道:“8位精神病鑒定專家,3位認為我有人格分裂;2位中立,另外3位認為我精神狀況良好,沒有病癥。 尹檢控官認為,另外5位專家的鑒定結果符合實際嗎?” 一旁的陪審員們面面相覷。顯然沒想到精神鑒定會有這么大的誤差。 尹鐸早有準備,道:“人格分裂癥在臨床上極為少見,并不像其他的精神病種有固定的鑒定模式,所以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甄意點了一下頭,誠懇道: “既然尹檢控官承認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想必意思就是,認定我有人格分裂的那3位鑒定專家可能存在錯誤了。”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尹鐸極輕地斂了一下眉心,出其不意啊。 看來,雖然經歷了一番磨難和近兩個月的養傷,可回到庭上,她還是那個伶牙俐齒,思維敏捷的甄律師。 他換了一種方式:“前季陽警官在淮如案后,審問過你。他后來調查,意外發現你有一位神秘的親屬。” 甄意沒應,等著他繼續說。 “后來警方走訪了你身邊的人,從你的大學同學和工作同事口中得知,你有一個姐姐,在美國工作。會定期給你打錢,在你沮喪的時候電話安慰你。你方便說一下,你姐姐的名字嗎?” 甄意毫不猶豫,口吻樸實道:“甄心。” 這種問題,隱瞞無益。 尹鐸倒沒有想到她如此坦誠,想要再拿證據。 沒想到甄意看準了他的意圖,搶先開口了:“這個姐姐并不存在,打給我的錢都是我自己的,電話是假的,寄給我的東西也都是我自己弄的。” 旁聽席上的人云里霧里,隱隱覺得詭異,這就是人格分裂?分明只有一個人,卻好像有兩個人相依為命?有人臉色發白,覺得太嚇人了。 尹鐸并不覺得她可怕,反而對她刮目相看,所有人都知道她人格分裂的事后,他以為她會軟弱不堪,可現在看來,她依舊是之前的甄意。 此刻,她這么冷靜鎮定地自揭傷疤,其實是阻撓了尹鐸拿證據。 因為,他用證據駁得她啞口無言,和她自己輕描淡寫的承認,帶給陪審員的感覺是截然相反的。 尹鐸便直接問:“這個甄心,是你的第二人格嗎?” 話音一落,庭上便陷入了深度的安靜。 好幾秒后,甄意平靜地回答:“是。” 庭上依舊是一片靜謐,沒有半點兒聲音,也沒有竊竊私語。 所有人都覺得心底發毛,目光幽幽的,聚焦在欄桿后邊的甄意身上,不解,懷疑,恐懼,害怕,可憐……眼光里各種復雜的情緒,像在看一個異類,一個怪物。 尹鐸問:“現在,你還對那幾位精神病專家的鑒定有異議嗎?” 這話在暗示甄意一開始有撒謊嫌疑。 甄意彎了一下唇角,從容道: “至始至終,我并沒有質疑專家的鑒定,更沒有否認我有精神病。” 她嗓音不大,語氣和順,在安靜的庭審現場,聽著竟然很舒服:“我質疑的是控方。分明有8位專家,卻只挑出3位對控方有利的鑒定來攻擊我。” 尹鐸暗嘆她思維敏捷異于常人,任何問題到了她這里,都可以天衣無縫地圓過去。 他道: “我們只是做出最合理的判斷,如今,你也承認,你的確患有人格分裂癥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