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話這人四十來歲,面容沉峻,一雙眸子如點漆星空,瞥眼間煞氣隱然,一看便知是那尸山血海殺將出來的虎將。
他說話的對象,正是從東北一路踏雪入京領受軍旗的龍江第二軍三位主官,以及隨同而來的寧前兵備道錢夢皋。
他此言一出,洪果爾立刻抬手致謝道:「有勞張總戎一路相送,我等感激不盡。至于軍紀,張總戎只管放心,賴您的洪福大恩,我軍糧草充足,倘還有那不知好歹之輩,不消朝廷責問,本鎮親自斬了他的狗頭向皇上謝罪!」
張總戎看來還算滿意,輕輕頷首算是認可,然后轉頭對錢夢皋道:「錢兵憲,再走就要入畿了,您這三千兵馬是否該隨本鎮回薊州安置?」
兵憲與觀察一樣,都是對兵備道的雅稱,只不過「兵憲」強調的兵權,而「觀察」更強調文官屬性。這位張總戎稱呼錢夢皋為兵憲,也正是要強調你錢夢皋現在帶著兵呢,可不能隨便任性。
不過,錢夢皋卻笑著擺了擺手,道:「我看倒不必這般麻煩,外兵入京自是不可,但留在通州卻是無礙。我回京述職左右不過半月,回程時若要再去薊鎮,反而要走些冤枉路……既如此,不如就讓他們屯駐通州城外,等我回寧前就順路帶回便是。」
張總戎微微瞇起眼睛,淡淡地道:「錢兵憲,此舉怕是不符慣例吧?」
「什么慣例?」錢夢皋這個兵備道雖然職務品級都不如眼前這位薊鎮總兵,但他是文官,根本不把對方的警告放在眼里,施施然道:「慣例就是外兵不入京,通州既非京師,也非附郭,只是近畿而已,我屯兵于此有何不可?」
張總戎目露慍色,語氣也逐漸轉冷,硬邦邦地回答道:「此處是本鎮轄區!依律,外鎮兵過境本鎮,若有什么差池,本鎮也是要受朝廷責問的。如今錢兵憲執意不肯讓麾下兵丁接受本鎮調度安置,事后若朝廷追問,卻不知要本鎮如何回復?」
錢夢皋輕笑一聲,微微抬起下巴,傲然道:「我部兵丁若有作女干犯科者,張總戎只管彈劾便是。你乃元輔舊將,難道還怕內閣包庇本官?」
張總戎凝眸不語,半晌才道:「錢兵憲確實有資格無視本鎮警告,誰讓本鎮管不了錢兵憲您呢……不過,既然錢兵憲不聽本鎮好言相勸,那本鎮也只能早些向朝廷知會一聲,想必兵憲不會介意,是吧?」
「總戎請便。」錢夢皋隨意揮了揮手,道:「不過,本官看了今日新刊的周報,其上說元輔日前不幸染疾……卻不知總戎這條陳是否有人搭理,呵呵,呵呵。」
兩人說得逐漸火起,一旁的龍江第二軍參謀長李如樟出來打圓場道:「三錫兄,錢兵憲不過是想回去之時省點腳程,這大冬天的,也是人之常情,您又何必這般緊張呢?要不這樣,今日三錫兄若肯賣小弟一個面子,將來有機會由小弟做東,專向三錫兄致謝,您看如何?」
張總戎打量了李如樟一眼,目中慍色逐漸消散,終于點了點頭,道:「既是李四郎開了口,我張萬邦看在都是遼東舊友的份上,自是可以通融通融的。只是,咱們丑話說在前頭,若真出了什么事,該如何上報的,本鎮還是要如實上報的。」
原來這位張總戎不是別人,正是數月前才從朝鮮總兵轉任薊鎮總兵的張萬邦。此人拜入高務實帳下多年,在漠南之戰、遼南之戰中都立有大功,援朝抗倭之戰中不僅對倭作戰有功,在平定朝鮮內亂之中更是戰功赫赫,常被視為高務實麾下「鐵壁」,尤以步戰、車戰著稱,多次打出
以步制騎的經典戰例。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如樟笑一抱拳,道:「那就多謝三錫兄高抬貴手了……啊,時候也不早了,三錫兄今日看來還要趕回薊鎮,要不咱們就此別過?」
張萬邦瞥了幾人一眼,洪果爾和博穆博果爾都是下意識抬手旨意,但錢夢皋卻是仰首看天,根本沒搭理他。
張萬邦拿文官沒辦法,更別說對方還有個閣老恩相,因此只能輕哼一聲,回過頭對另外三位武將略一拱手,道:「那好,就此別過。諸位,請。」
三人趕緊回禮,也道:「張總戎,請。」
張萬邦熟稔地拉過馬頭,轉身對自己身后一路帶來的軍隊猛一招手,喝道:「全軍都有,隨本鎮回程!」
他所部乃是薊州第一軍一部,乃是甲種軍精銳,聞言下意識跟著大喝道:「萬勝!回程!」然后原地立正轉身,后軍變前軍,前軍變后軍,開始往回走。張萬邦與幾名將領則策馬從旁邊越過,往前軍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