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珠玉在前,后面的策論雖然不差,但是落在嬴政眼中,已經如同雞肋了。 巫棾的《天下皆秦論》在嬴玄看來是不錯的,嬴政只不過是隨口一提,就沒有多問。 接下來的《大江治水論》倒是吸引了嬴政幾分注意。 秦國巴蜀有都江堰,關中有鄭國渠,巴蜀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大渠兩岸,號稱天下糧倉,替秦國提供了無數的糧食,功在千秋,利在社稷。 不過它的作者,倒是出乎嬴玄的意料,既不是會稽郡錢塘書院的弟子,也不是門閥弟子,盡然也是東郡書院的一名學子。 “這小小的東郡書院,竟然如此臥虎藏龍,真是不可小覷啊!” 嬴政感嘆一聲,四篇堪稱優秀的策論,有兩篇竟然出自東郡學子。 “農彬,很少見的姓氏,此人你可知曉啊?” “不清楚,臣這就派人去查一查他的底細!” 嬴玄也是驚訝萬分,這鄒辛手下臥虎藏龍,真是小看他了。 寒門學子,遠不如門閥學子,至少是現在遠遠不如,所以嬴玄才會提前透露一些消息給鄒辛,免得寒門弟子全軍覆沒。 可是他沒有想到,此刻東郡風騷獨領。 “這倒不用,朕要見見帝國的俊才,屆時親自考量考量他們。” 嬴政說道:“將這十人留在咸陽,賜下賞賜,等候朕的召見。” “嗯!” 召見他人恐怕是個幌子,嬴政真正的目的,恐怕就是見見趙廣秀這個無雙國士。 “到時候,讓他和子房爭上一場,看看這兩人,誰才是帝國弟子俊才?” 嬴政饒有興趣的說道:“你覺得誰會贏呢?” “那臣就賭子房勝!”嬴玄不假思索的說道。 “哦,理由呢?”嬴政問道。 “這兩人論才華,各有千秋,但是子房閱歷極廣,成熟老練,穩重非常;反觀趙廣秀,雖有大才,可是尚不得一試拳腳的地方,更多細小之處,都存在漏洞。” 嬴玄篤定的說到:“所以臣認為,如今子房強于趙廣秀,但是日后,這兩人就不相伯仲了。” 嬴政樂了,指著嬴玄說道:“你啊你,還是這般精明,什么事情,都瞞不過你的心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