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雙國士-《大秦之天柱崛起》


    第(1/3)頁

    門閥天驕和諸子百家的的策論,嬴玄在監考的時候看過一些,他們的策論并不高明。

    畢竟嬴玄不能指望一群追究武道極致的年輕人,拿出治世安民之法。

    《儒以治世,法以治國》、《九州社稷論》、《天下皆秦論》、《大江治水論》,嬴玄和三公九卿的看法一致,這是最出彩的四份策論。

    前三者立足于江山社稷,陳述帝國的隱患之處,提出了切之可行的解決方案。

    《大江治水策》立足于民生,齊魯之地有大河,大河兩岸沃野千里,反觀大江流域,常年水患,淹沒田地,百姓苦不堪言。

    這四部策論雖然都不錯,但是《天下皆秦論》和《大江治水策》依舊稍遜一籌。

    思考之后,嬴玄將《天下皆秦論》排在第三位,原因就是這是十萬大山巫棾的策論。

    嬴玄嘴上說的輕松,可是女子畢竟是女子,入朝堂,依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此番提拔巫棾之后,嬴玄就可以堵住門閥的嘴,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諸子百家和寒門弟子的策論放在前十之列。

    畢竟你們也看到了,門閥有人進了前三甲,這不是本候打壓你們,而是你們實在不爭氣啊!

    至于《大江治水論》,并不是出自門閥的手筆,有可能是錢塘書院的弟子,也可能是老秦世家的弟子,嬴玄也拿捏不定,索性就將它排在第四位。

    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湯,第三名啃骨頭,第四名就看他的身份了。

    若是出身錢塘書院,自然是肉吃的,若是出身地方世家和諸子百家,骨頭還是有得啃的,若是出生老秦世家,就看老秦世家的手段了。

    有巴蜀李家在,嬴玄有的是錢,興修水利,不算難事。

    但是到了最后兩篇策論,嬴玄遲遲沒有下決定。

    儒法之言,重儒重法,輕于百家。

    儒是道理,是道義,告訴天下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法是規矩,是制度,有些事做錯了,就要付出代價,有些事莫要說做,想都不能想。

    這和嬴玄的理念,不言而合,應該是儒家張良的策論,嬴玄和伏念在小圣賢莊下了一局之后,儒家也開始學法了。

    《九州社稷策》提出十七條策論,洋洋灑灑近十萬字,為政四策,為民三策,為兵二策,為百業八策,關乎全局。

    嬴玄很難相信,有人居然可以在一天的時間內,寫出這么多東西來,此人的才華,不在張良之下啊!

    “看著手法,應該是東郡學子的手筆,只是未曾聽說東郡有這般人物啊?”

    嬴玄閉上眼睛,拖著左腮,右手手指有節奏的敲打桌案,露出思考的神色。

    他有心提拔此人為書院榜首,可是始皇帝嬴政明顯是打算接著這個機會,讓張良嶄露頭角,不能讓此人搶了風頭。

    第一永遠是強者,第二哪怕再強,也是弱者之一。

    所以人總會牢牢的記住第一,極少有人記住第二名,信奉強者,是人永遠無法改變的天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