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番外三:靈渠開(一)-《盤秦》
第(1/3)頁
靈渠是嬴政一統天下之后搞的小計劃。
主要就是鑿渠把長江水系和嶺南水系連通。
其次是在靈渠上頭搞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使得各個河道的江水可以持平,讓大秦戰船可以輕松深入百越之地。
要是將來百越也順利納入大秦疆土之中了,靈渠的用處也是格外大的,至少巴蜀之地和百越之間的貨物運輸會方便許多,而咸陽又有直通巴蜀的直道。
所以,挖靈渠的好處自然非常多。
不過難處也同樣多。
這個工程十分巨大,還很有技術含量,得計算每個時期水量,再思考搞些什么樣的水利工程可以使得各河道的水面始終持平。
要知道江水是會變化的,這個維持水面持平的大工程也得有足夠的彈性,保證可以人為地控制江水流向。
山川河海皆是老天生成的,一般人自然不敢有控制它們走向的想法,可嬴政不是一般人。
嬴政選了個叫史祿的人負責這件事,還給史祿選派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這些技術人才大多是云陽學宮出來的,于測算一道十分在行,還精學過《自然》教材。
他們談起水利工程來那是一套一套的,弄得史祿路上都拿了套《自然》教材研讀了一番,收獲了許多心靈感。
挖靈渠這種苦差事,一開始當然是俘虜來干的,史祿先安排人手開挖那些沒有異議的部分,剩下那些技術含量高的部分自己天天開各種大會小會,帶著人實地考察山川和河道的走勢,反復推翻自己的構想。
最終史祿決定在湘江和漓江之間設置一個鏵犁狀的“鏵嘴”,在這個位置進行三七分水,三分入漓江、七分回注湘江,并且設置了一系列應對汛期的大小工程。
這一系列工程不僅龐大,而且復雜,等閑人拿到他們的圖紙都是看不懂的。
史祿敲定方案把工程圖紙送回咸陽時,嬴政看了半晌沒看明白,還是看著底下的解釋才弄清楚每個部分為何而設。
嬴政想想云陽學宮那些亂七八糟的學科很多是扶蘇設的,便把扶蘇叫來看圖紙,等扶蘇確定沒問題之后才命史祿開工。
靈渠不成,軍糧運不過去,百越不好打,征服南方的計劃便暫時擱置了。
嬴政這幾年勤勤懇懇處理政務,發現各種事務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加班的機會越來越少,又生出了東巡的心思。
在因果鏡顯示的那個“未來”,他東巡遇上了許多不順心的事――
比如什么封禪時遇上暴風雨往樹下躲雨,還封了那棵樹當五大夫。
再比如他半路上遭到了刺殺,差點被人弄死在路上。
再比如他最后還真的死在回來的路上,死了還一直沒能發喪。
可人不能因噎廢食,他既然成了天下之主,總不能連自己的天下都不去看一眼吧?
真要連出巡的膽子都沒了,那他憑什么讓天下歸心?
那樣的話,每個人都能關起門來自稱皇帝了!
嬴政拿定主意,很快與朝臣商量起東巡之事來。
扶蘇原想爭取一下跟著一起去,嬴政卻表示咸陽這邊要有人坐鎮,還慢悠悠地給扶蘇數了起來:你齊王宮修完啦?新皇宮建完啦?今年的賦稅征收和財政規劃搞完啦?
扶蘇遭受三連重擊。
這全都是他管的事。
仿建楚王宮和燕王宮的時候,朝廷中有點小爭議,討論了挺久,主要在討論到底是楚先亡還是燕先亡。
要論誰的領土先淪陷,那肯定是燕國無疑,可在這之后燕王跑了,跑去遼東茍了幾年,國沒了,王還在,算不算滅了?
兩邊意見爭持不下,最后還是嬴政拍板決定把楚王宮建在前頭、燕王宮建在后頭。
不過兩邊其實是同時開建的,落成時間相差無幾。
楚王宮用于各種珍禽猛獸的飼養以及畜力的買賣,燕王宮則是用于各種交通工具的生產和交易。
兩邊還連通起來搞了個跑馬場和蹴鞠場,不僅十分實用,還兼顧了燕太子丹的喜好。
這兩處建好之后,衣食住行基本算是搞定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故城县|
隆昌县|
随州市|
乐清市|
昌都县|
木兰县|
德钦县|
襄垣县|
中山市|
赞皇县|
色达县|
绿春县|
抚顺县|
奉新县|
昭觉县|
小金县|
曲水县|
普宁市|
丹江口市|
汝州市|
徐闻县|
隆林|
临汾市|
峡江县|
虹口区|
海盐县|
新昌县|
花莲县|
上杭县|
辽宁省|
长春市|
三都|
丰都县|
崇义县|
唐海县|
景德镇市|
晋宁县|
灌云县|
米泉市|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