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使用道具卡‘鐵路’,抽取三張卡牌。” “使用角色卡‘特庫姆塞’,發動效果‘團結一心’,使我方所有角色共享最高數值。” “使用道具卡‘破釜沉舟’,本回合角色連續攻擊兩次,若攻擊結束后對方尚有生命值,我方即扣除全部生命值。” “你輸了!”馬哨打出最后一張卡牌,面帶微笑地宣布了勝利。 “不行不行,再來一次,剛才我還不太會玩。”學員有些懊惱地撓頭道。 “可以,那就再來一次。”馬哨重新洗牌,一邊說道,“你們都看好了,我想知道今天有沒有人能戰勝我。” “戰勝你會怎樣?”有人忽然問道。 “戰勝我的人,我愿稱之為‘游戲王’!”馬哨說道。 在二十一世紀生活過的馬哨,早就經受過各種高大上稱號的洗禮,現實里有教皇、元首、統帥、大帝之類,玄幻里也有斗帝什么的,游戲王根本排不上號。 但這些年輕學員卻很少聽到如此犀利的稱號,頓時就被直戳嗨點,紛紛踴躍起來,一場又一場地投入卡牌的決斗之中。 而為了讀懂卡牌上的說明文字,學員們識字的熱情空前高漲,圍在對戰雙方的身旁,激烈地糾正彼此的閱讀錯誤。 只一天下來,學員們的識字水平就有了明顯的提升。 對于這種現象,馬哨自己也是有所體會的。他還記得小時候背古詩,一堂課也背不下幾首,但如果換成不知從哪流傳出來的小黃詩,幾乎聽一遍就能背下來。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學員們除了爭論語文知識,自然也難免對選手的戰術指指點點。 “破釜沉舟,直接破釜沉舟!上去干他!” “用遠古蟾蜍,每回合可以收取一點生命值!” 面對這種觀棋高聲語的行為,馬哨沒有制止,甚至有所鼓勵,因為他覺得這種行為和閱讀是并存的,學員們讀懂了一張卡牌上的文字,自然要對戰術發表看法。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就因為他這么一鼓勵,觀棋而語從此成為了阿帕奇決斗卡的一項傳統,很多人都覺得玩決斗卡時要是沒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就沒內味了。當然,這是后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