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羅卑人看不到占便宜機會,因此也就一直沒有南下,這樣一來宋文輝用振武軍當擋箭牌的如意算盤,頓時就落了空。 不過宋文輝要是主動聯系羅卑人,雙面夾擊振武軍,那羅卑人為了利益肯定會答應下來。 羅卑人是草原上僅次于欽察汗國的第二大勢力,可以說是兵力雄厚,雖然剛剛在額倫琴草原被欽察人擊敗損失很大,但是短時間內戰爭動員個七八萬人,還是沒有問題的,有了他們的幫助,腹背受敵的振武軍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考慮這件事情,這卻是一招左右勝負局勢的妙手! 但是軍事從來都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是政治的延伸! 作為遼陽總督的宋文輝,不僅要考慮軍事上的收益,他還要考慮政治上的影響! 單純對付振武軍,宋文輝還可以找一系列的借口,說振武軍的軍紀敗壞,滋擾遼陽民眾,他身為遼陽總督為民除害,又或者振武軍私自調動,不聽號令,意圖不軌,甚至作為地頭蛇的他,完全可以炮制出很多證據出來,讓自己在道義上站住腳跟! 就算上官宏遠公開宣布他為叛逆,宋文輝也可以和上官宏遠隔空打擂臺,說上官宏遠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大周朝的頭號奸臣,他要清君側,天下的門閥世家本就和上官宏遠水火不容,只要他宋文輝當這個出頭鳥,大家都會為他幫腔聲援一下的。 但是你要是聯合外族,一同對付振武軍,那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周乃至之前的朝代千百年來和異族之間有著無數血海深仇,宋文輝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羅卑人聯手一同對付振武軍,那就是自絕于大周,自絕于天下,妥妥的叛國! 沒有任何的借口可以找! 大義上就已經輸的一敗涂地了·········· 宋文輝的名聲,從此就算是徹底臭了,天下人人都羞于宋文輝為伍! 這樣一來宋文輝首先就要面對來自手下將士的群情激奮,洶涌的民意,支持他的一眾門閥世家的離心離德,可以說是仗還沒有打,就已經輸了一大半! 其次天下的世家門閥雖然看重利益,但是基本臉面的還都是要的,宋文輝敢勾結異族,他們不罵死宋文輝就算宋文輝命大的! 除此之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也不是說說而已的,羅卑人狼子野心那也是出了名的,難保他們不在干掉振武軍之后,又對宋文輝這個盟友起什么歪心思! 因此考慮到勾結羅卑人的政治影響,以及引狼入室的風險,宋文輝和幾個心腹愛將,稍微商量了一下,就很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打算。 勾結羅卑人這是殺敵五百,自損一千的事情,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到山窮水盡,一敗涂地,宋文輝是萬萬不會做出此等事情的! 異族不能選,那宋文輝認為有實力能夠幫他對付振武軍的盟友,就只剩下一個了——遼陽綠林總瓢把子鎮三山! 盤踞在婆娑府的鎮三山,雖然本部人馬不是很多,大概不超過兩萬,但是這位老爺子,在遼陽綠林混跡了一輩子,名聲夠響,威望夠高! 他站出來在綠林中振臂一呼,能夠聚集的各路響馬,綹子,土匪,馬幫等綠林人士,沒有十萬人,估計也得有個七八萬人,這幫人就算是烏合之眾,做炮灰也都是夠用的了·········· 因此宋文輝一直就是想要把鎮三山拉上自己的賊船,讓鎮三山和他一起干振武軍,為此他也是給鎮三山寫了很多親筆信,開出了很高的價碼,甚至他這個大總督不惜自降身份,想要和鎮三山這個土匪頭子在婆娑府見一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