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宋文輝苦衷之一,就是害怕戰事一旦拖的時間太長,陷入到拉鋸戰之中,他的財政狀況支撐不住,而沒有了錢糧給那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武夫,宋文輝對遼陽的統治,自然也就岌岌可危了! 短時間內宋文輝,或許還可能憑借他在遼陽十多年的威望強行壓下去,但是時間一長的話,宋文輝自己都不敢保證,會不會發生什么! 這苦衷之二,便是宋文輝擔心,這打完了狼,又來了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遼陽行省這邊可以說是,群狼環繞,明面上就有,羅卑人,契丹人等異族虎視眈眈,暗地里還有黑龍會也想要分上一杯羹! 因此如果不能速戰速決,盡快解決掉振武軍,那么即便最后消滅掉了振武軍,解決了這個隱患,那么接下來損失慘重的他,也很有可能被異族窺伺,遭到了異族的侵略! 宋文輝除了要面對外部,內部的雙重威脅之外,他還要面對來自朝廷的威脅,來自那大周朝傾舉國之力打造的二十萬精銳禁軍的威脅············ 盡管近來朝堂局勢,波云詭譎,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但是只要上官宏遠一日沒死,大周朝廷的那二十萬禁軍的兵權,一日還掌握在上官宏遠的手中。 那么宋文輝對振武軍的痛下殺手,就必然要面對上官宏遠的雷霆之怒,大權在握的上官宏遠,完全可以公開宣布宋文輝為叛逆,掌控住大義的名分,然后再以朝廷的名義,征調天下的兵馬,征討宋文輝! 因此宋文輝想要速戰速決的苦衷之三便是要盡可能避免腹背受敵,要是讓禁軍和振武軍在遼陽回合,那么宋文輝就可以說是必死無疑了! 害怕禁軍征討也是宋文輝為什么一直以來,都是投鼠忌器不敢對振武軍動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現在宋文輝下定決心,要對振武軍動手,一方面是意識到了,上官宏遠在對他慢刀子割肉············ 現在不趁著占優勢動手拼一把,等到振武軍慢慢壯大起來,那就是引頸待戮,肯定會被上官宏遠弄死。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和各方人馬的接觸后,讓宋文輝有信心認為,朝堂局勢將在不久之后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上官宏遠就算不死,也會焦頭爛額,自顧不暇,無暇顧及到遠在遼陽的振武軍! 因為這三個苦衷,宋文輝雖然想要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的解決掉振武軍,但是想做到一件事情,和能做到一件事情,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根據宋文輝搜集到的消息,昌慶府和豐州一帶的振武軍,兵力已經達到四萬五千多人了,不僅如此他們的兵力,還在繼續增長,預計到明年開春之后,他們的兵力必然會突破五萬人的大關,甚至有可能達到六萬人的規模············ 而宋文輝這邊雖然也是被迫參與到了軍備競賽的行列之中,在不停的招兵買馬,兵力也是達到了接近九萬人的規模, 但是誰讓宋文輝處于的是攻勢,而振武軍是守勢呢! 孫子兵法里面說過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作為守方的振武軍,躲在城池當中,有著城墻的保護,也就抵消了宋文輝的兵力優勢,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宋文輝著急,但是振武軍并不著急,他們完全可以龜縮在城池當中,慢慢的跟宋文輝一點一點的耗,等待可能的援軍到來·········· 宋文輝當然也是清楚這一點的,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盟友能夠幫他們對付振武軍! 一向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宋文輝,首選是羅卑人,契丹人這樣的異族! 至于原因很簡單,振武軍所在的昌慶府,就是遼陽防備羅卑人的第一線,當初宋文輝將振武軍調到昌慶府,打的就是讓振武軍來給他做擋箭牌的主意! 但是遺憾的是,羅卑人跟欽察汗國在額倫琴草原碰了一下子后損失很大,而振武軍主力在王牧之的指揮下,在昌慶府下轄的各個縣城是布置嚴密,不給羅卑人任何的可趁之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