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15章 街談巷語-《變身之后封神時代》

    魯班一路上跟著鬼問就怕跟丟之后自己會迷失在這座宏偉的朱城內,然而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目光不由自主就被沒見過的東西吸引,所有需要鬼問停下等待。

    鬼問知道魯班的重要性,所以展現了相當的耐心,就算一路上魯班東張西望,也沒有責怪他浪費時間。

    這一走就從白天走到了晚上,到了晚上朱城更加如夢如幻,彩色的光線從玻璃折射出來,點亮夜幕。魯班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明亮的夜色,入夜之后,色彩更加艷麗,街道更加繁忙,連空氣都更加香甜。

    街道上飄來很香的氣味,魯班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晚飯,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

    好在鬼問善解人意,帶著魯班走進甘甜香味的源頭,原來是美食一條街。整條街都是飯館、小攤,眼花繚亂,魯班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三界竟然有這么多好吃的,他甚至看到了專門出售龍肝鳳膽的飯店。

    “你還說這不是天庭,如果不是天庭,又怎么可能有龍肝鳳膽?”魯班瞪大眼睛看著熱鬧的店面,表示只有神仙才有機會吃到如此非同一般的食物。

    “這里確實是凡間,只是你并不熟悉罷了,居住在這里的人自稱此地是第一凡間,而你所居住的地方是第二凡間。”鬼問說道,然后隨便挑選了一家飯店走了進去,說道:“龍肝鳳膽就算了,我沒帶那么多錢,請你吃點家常菜吧。”

    “好。”魯班不會介意,畢竟他是客人,不會挑剔東道主的安排。

    走進一家名為‘魯國家常菜’的飯店,魯班這才驚訝地發現似乎第一凡間也是諸國并立。

    現在正是用餐高峰,店內人頭攢動,找了個角落的位置,隨意點了兩葷一素三個菜,又要了一碗小米飯。

    魯班看著周圍或埋頭吃飯、或高談闊論的眾生相,一時間有些恍惚。

    “楚國拒絕了朱城提出的合作開發項目,還召回了所有在朱城學習的楚國學生,我看他們是昏了頭,竟然會拒絕免費的學習機會。”隔壁桌坐著四個年輕男人,他們討論的話題讓魯班豎起了耳朵。

    楚國?那可是自己發揮才能的地方。聽隔壁座討論的話題似乎是朱城要和楚國一起合作結盟,可楚國拒絕了,并且還召回了學生。這不是傻么?魯班看到朱城盛景之后,就立刻決定要學會朱城的本事,回楚國報效,為楚國擴大版圖,并且用技術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巧匠。楚國為什么不愿意學習?魯班是一頭霧水。

    “你們看過修仙小說沒有?”確實另外一個人說話了。

    修仙小說是什么?魯班表示聽不懂,心想難道和‘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小說家有關系?

    見同座的有人滿臉茫然,那年輕人就繼續解釋道:“我是喜歡看修仙小說的,但你知道修仙小說有一個什么特點么?就是主角不管修煉幾百幾千年,出關之后外面的世界還是和原來一樣。”

    “所以少看點小說,小說都是胡編亂造,修仙小說更是一派胡言。我朱城發展不過五百年,卻是日新月異,很多閉關的修士來到朱城都是感嘆朱城之變化。五百年已經是翻天覆地,滄海桑田,要是修煉幾千年,還不是日月換新天?”一開始說話的男子批評修仙小說胡編亂造,以自己生活的朱城為例子證明小說的胡扯。朱城的變化可是貨真價實,沒人可以否認。

    “你們聽我說完,我們朱城確實是發展了,但只是特例。我們雖然習以為常,覺得朱城的變化才是真理,但對其他諸國來說,朱城才是另類,才是格格不入的那一個。本來我也很奇怪為什么修仙小說里的設定會如此詭異,直到有一天我讀了九江道學研究所官方發布的一篇名為《讀熱門小說,看發展與不發展》的文章才知道原因,里面就解釋這種設定叫做‘局部優勢’和‘不發展比發展好’……”

    魯班努力地聽著,雖然聽得不是很懂,什么叫做局部優勢,有什么又叫做‘不發展比發展好’?聽得很累,但因為事關楚國,他不得不認真聽,其實第一凡間的楚國和第二凡間的楚國沒有半毛錢關系。

    隔壁桌的客人顯然沒想到九江道學研究所竟然會官方發表關于修仙小說的文章,那可是技術權威啊,所以都豎起耳朵聽對方解釋為什么閉關幾百年之后外界會毫無改變,沒有進步。

    “所謂局部優勢,其實就是我們解決難題時會首先想到我們自己最擅長的辦法。比如遇到了一塊石頭擋路,力氣大的人肯定就上去用蠻力推開,而力氣小的人會繞路而行。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力氣大的人遇到什么事情都用蠻力,力氣小的就選擇逃避。如果一個人能夠用蠻力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蠻力就是這個人的局部優勢。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豹子,它速度很快,可力氣沒有獅子大,偽裝沒有老虎強,那么速度就是豹子的局部優勢。而有了局部優勢,大家就會依賴這種優勢,楚國就是陷入了局部優勢,因為他們地大物博,版圖遼闊,遇到問題都能扛過去,所以才會拒絕合作,和朱城合作,他們的局部優勢發揮不出來,反而是我們朱城更占優勢……”

    “真是愚不可及,一點沒有長遠的眼光。就算他們幅員遼闊又如何?我們人族生存在三界若是不發展,早晚會被妖孽所害。沒有保護自己的力量,每次都求天庭保護,太軟弱了。”

    “……這就有關于我接下來要說的‘不發展比發展好’,我們覺得發展很好,可其實其他國家的國君是不會這么認為的。這些國君通過官山海,控制土地上的鹽、水、礦、木等等資源,就可以掌握絕對的權力,又為什么要發展?就比如楚國前段時間不是爆出楚君裁決爭水灌溉的事件么?保持原狀,國君可以決定把水給誰,這樣不管是誰,只要需要水就得要求著國君。如果發展起來,建立水庫,大家都不缺水了,那么國君的權力不就被削弱了么?到時候誰還給國君面子?所以對國君來說,要保持權力最大化就不能發展,保持現狀才是最好的,這樣大家都有求于他,他就能為所欲為。”

    說得太好了,最后一件事情魯班聽明白了,因為他也不止一次在魯國和楚國遇到爭水的爭端,特別是灌溉時節,械斗都是常有的事情。魯班以前只想過缺水的壞處,卻沒想到缺水對國君竟然還是一件好事,真是大開眼界。

    如果真的有國君認為缺水是好事,這個國君就應該被推翻。不過魯班確實見過在一些地方,大家都很窮,但越是窮越是團結,國君的權力也越大,家長里短都要請國君定奪。現在想來就是因為那些地方的分配權完全被國君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