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才把高敬和南宮忌送走,這邊太后寢宮就來了人,說太后請陛下過去一趟。 本來景和帝是想要去御書房,和大臣們商量點事情,見狀馬上就改變了主意,先去探望自己的母后。 到了太后寢宮,里面比外面溫暖許多。 顯然是已經燒了火墻了。 畢竟太后年齡大,身子弱弱一些,如今秋去冬來,應該要做好保暖才行。 把外套遞給了身后的趙壽,皇帝恭恭敬敬的對著坐在軟榻上的太后行禮道:“母后,兒臣來了!” “皇帝來了啊,過來坐!” 太后招呼著他在自己對面坐下,順帶著給他倒了一杯來自湖北的白茶。 白茶不冷不燥,味道比較清淡,適合老年人喝。 景和帝自己倒是喝得不那么順口,他更喜歡喝奶茶,尤其是夏天的冰奶茶。 只不過今年夏天因為到處都是戰局,所以景和帝忙碌于國事,喝得很少。 “銘淇和銘璟什么時候回來呀?”太后問道。 “回母后的話,他們現在應該已經從寧遠到登州的途中了,如果順利的話,二十來天就能回京城了。” “銘宥呢?” “因為熱氣球這個東西,需要很有經驗的人操作才行。銘宥需要留在寧遠城,監控一下敵人是否會不顧一切來報復。”皇帝道,“不過廖石聰跟我保證了,現在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了,作戰的時候肯定不會讓銘宥上場,包括方開岳的兒子方磊也是。” “我聽說銘璟還受了傷,險些喪命?” “也沒有那么夸張,他也就是臉被擦傷了,不嚴重,母后請放心!” “那就好!”太后有些欣喜,也有些感慨,“嗯,說起來,我們老柳家啊,還真是個個都是好兒郎!一旦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個個都不怕危險,冒死都要為了天下老百姓出一份力。” “是的!” 景和帝也很欣慰的附和著,這也是他非常驕傲的地方。 也是很讓所有宗室子弟們揚眉吐氣的地方。 從今以后,再也不會有人說宗室子弟只是一群吃干飯的廢物了。 “不過我怎么聽說,有些人在旁邊說風涼話,要讓陛下你嚴懲他們,特別是銘淇呢?”太后忽然就轉了風頭,“據說還有人膽大包天,竟然敢說要處斬銘淇?是有這么喪心病狂的人嗎?” 有,還不只一個。 皇帝心中也吐槽了一下,但他卻不能這么講:“回母后的話,他們也是想得多了一點,畢竟太祖皇帝的命令在那兒……” 大康太祖有過嚴令,宗室子弟不得沾染朝廷事務,違者一律嚴懲。 太后不由自主的就看了看他:“皇上,您這是和我都要生疏了嗎?我們之間也只能說那些客套虛假的話了嗎?” 這下子皇帝馬上就急了,賠笑道:“哪能啊,母后!這是他們說的,我是不贊同的!您也知道,我很喜歡銘淇這孩子,他可是阿弟的獨生子!” 大康在這一代一共有五個親王和一個皇帝。 和皇帝一起被太后生出來的,只有最小的裕王,而柳銘淇正是裕王的獨子。 這樣的關系本來就不一樣! “你知道就好。”太后點點頭,“為娘只生了你們兩個,就盼望著你們能一路互相扶持,一輩子都相親相愛,不要像是別的王朝皇帝家那樣,非要搞個你死我活!” “肯定不會的!”皇帝連忙搖頭。 “那么你告訴我,你準備怎么應對這個事情?”太后盯住了他的眼睛:“王智耿那邊,你能頂得住嗎?” 說起來或許有點好笑。 一個太后,問一個皇帝,能不能頂得住一個正三品的御史中丞。 這不是開玩笑嗎? 但在大康卻還很正常。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這樣的官員,本來就是為了糾正皇帝的錯誤,為了撥亂反正而存在的。 太祖曾經說過,只要他們說的有道理,那么皇帝就不能處罰。 更別說御史臺的人,都是天下有名的清流。 人家做官從來都不是為了錢和權,就是喜歡管不平事,喜歡抨擊不公。 這也是選拔機制的重要了。 皇帝如果對御史動手,或者是蠻橫的想要讓他們屈服,那這些御史可是會更加極端的。 四十多年前,皇帝的爺爺,就是因為硬生生的和當時的御史大夫頂牛,非要做一個很不合規矩的事情。 那位御史大夫攔不住,干脆一頭撞死在了金鑾殿上。 那家伙,那陣仗,真是太震撼了! 景和帝的爺爺當時就懵了,然后便遭到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唾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