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此刻,剛剛睡了個午覺起來的景和帝,見到了一直等候在外面的繡衣衛大都督高敬,以及已經被撤資的前副相南宮忌。 景和帝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天沒有這么舒服的睡過午覺了。 前幾天的錦州城大捷,讓自己晚上睡覺能踏實。 今天凌晨抵達的寧遠城大捷的報告,更讓自己中午也能安穩的睡個午覺了。 想想這么多天地獄般的緊張生活,景和帝頗覺得往事不堪回首。 不過現在一切都開始好起來了! 倭寇對江南的窺伺被狠狠的打了回去。 最危險的遼西走廊也解除了危險,只要能熬過這個冬天,那么大康必然再也不是今年的這個模樣兒! 就連西北的回鶻和西羌,他們的進攻也陷入了困頓,最近一段日子都漸漸的變弱了。 顯然在冬天來臨之前,他們就會不得不后退。 否則各種后勤全部喪失的情況下,天氣冷得連拿起兵器都困難的狀況下,他們再呆在大康,就純粹是找死了! 至于說北方的乞顏。 那更是跳梁小丑,根本不足為懼。 哪怕是之前驍騎衛大將軍祝星駿冒險將軍隊全部帶到了山海關,連景和帝在內的所有朝廷大員都深信,以金沉白這樣的自私自利、老奸巨猾,一定不可能再次攻打長城防線的。 果不其然。 如今東北的戰事已經差不多接近尾聲,可乞顏族還是沒有動彈。 而且看樣子他們還在開始準備收縮了。 畢竟在乞顏高原上的冬天,可不比室韋北部的冬天更加暖和啊。 如若不是那么惡劣的自然環境,乞顏族說不定日子還要好過一些,沒有今天這么的狼狽。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這并不代表景和帝沒有煩心事兒。 他的煩心事兒并不是兩位皇妃的肚子越來越大,誕下皇子也就是最近一兩個月的事情。 這事兒還早,現在不用多關注。 讓景和帝煩心的,是兩個膽大包天的侄兒。 準確的說,是自己親弟弟的兒子。 柳銘淇。 景和帝倒不是想要狠狠的懲罰柳銘淇,不僅僅因為他抗命去了江南殺敵,更因為他冒死進了錦州城,還冒充了太子。 這些事情,說實話皇帝并不在意。 不是因為他先后受到了廖石聰、張鐵、熊大寶和張勤的奏章,上面都說明了那個時候千鈞一發的形勢,逼得柳銘淇不得不那么做。 景和帝壓根就不相信柳銘淇想要當太子。 哪怕柳銘淇是被公認的圣人。 因為他太了解這個侄兒的心態了。 要不是適逢其會,要不是國家處在危難之中,你想要讓他放棄舒適的生活,到處去奔波忙碌,那都根本不是可能的事兒! 柳銘淇最喜歡的應該是做發明,然后做生意,是典型的富貴王爺心態。 這樣的侄兒,他就很喜歡。 但現在有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柳銘淇最近玩得脫了。 抗命去江南殺倭寇,這個比較簡單,肅王肯定會處罰他們,但內心卻是很贊賞兩個侄兒的。 冒死進入錦州城去和守軍同生共死,肅王肯定還是會懲罰他們,但內心卻更加的贊賞兩個侄兒,覺得他們很有種。 這個觀念,在上次兩兄弟吃飯的時候,他就已經給皇帝說過了。 “祖宗保佑!我大康皇室柳家,熱血未冷,未來自然可期!” 所以這前面的兩個事兒都好辦。 關鍵是后面兩個。 兩個都是馬蜂窩。 超級大的馬蜂窩。 第一個就是柳銘淇狗膽包天,竟然敢冒充太子,自己偽造太子儀仗、天子節、假黃鉞,以此來迫使本來要去攻擊寧遠城的室韋聯軍改變主意,對錦州城展開前所未有的瘋狂攻擊。 景和帝知道柳銘淇是什么意思,大臣們也全部知道,但問題在于知道并不代表能理解啊! 比如御史臺的御史中丞王智耿,在知道的第一時間就反應激烈的上書,懇請皇上“斬殺此不忠不義之獠,以正國之根本,清天下臣民之心。” 景和帝當場就懵了。 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直接把奏章扔到王智耿臉上的沖動,沉著臉一言不發。 王智耿并不是一個人。 在此之后,起碼有十幾個朝臣,紛紛上表要求懲處德王柳銘淇。 大家都不是傻子,雖然其實第一時間皇帝就已經下旨說明,這是自己讓德王做的,可沒有人相信。 誰都不相信皇帝會把太子這個事兒當成一個殺敵制勝的的籌碼。 所以肯定是柳銘淇自己擅作主張的。 當然了,里面有很多人是屬于投機之輩,想要以此來獲得好名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