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生死的恐怖約束之下,士兵們便會上下一心,既不貪功冒進,又不害怕而潰敗,更不會把自己的戰友丟給別人。 因為只要違反了,那一定是斬斬斬! 他們當兵又不是為了送死,而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的。 …… 第二天一早,苗炎便收到了柳銘淇寫的厚厚一疊紙張。 都裝訂了起來,第一部分是昨天的軍規,賞罰分明,沒有半點含糊。 第二部分便是對士兵們的基礎訓練安排,參照減弱版本的德王府侍衛和千牛衛訓練方法。 第三部分便是陣法。 苗炎仔細的看了一個時辰,然后才又把去淮安城閑逛吃早飯的柳銘淇給請來。 “殿下,為什么這種變幻無窮的陣法,會叫‘戚繼光陣’呢?這戚繼光又是哪位大賢?”他第一個問的是這個。 要說苗炎看書也很多,古今的名人都知道,為什么這個戚繼光卻是不曉得? 柳銘淇搖頭:“這個世界上沒有戚繼光,但我喜歡用這個名字,有問題嗎?” 苗炎一陣無語,然后不甘心的道:“沒問題?!? 他其實也料到了沒有戚繼光這個人,否則能編出如此陣法的大才,早就應該出名了,怎么會投奔到德王府去? 要是文人或者做生意的,那還可以理解。 但一個武人,作用就是殺敵立功,宗室在軍事上根本就沒有半點影響力。 投奔德王,就好比明珠暗投,完全是浪費了一身本事。 所以這恐怕又是德王殿下稀奇古怪的習慣之一了。 就像是他嘴里經常冒出來的那些詞匯一樣,天知道是從哪兒學來的,連皇上有時候都會用。 拋開了這事兒,苗炎指著策略上面的一點問道:“殿下,你這個訓練方法太過簡單了吧?就是每天站那兒一個時辰,然后練習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最后再揮舞自己的兵器一千下。勞累不說,又太枯燥!” “想要迅速的成兵,只能這樣拔苗助長了。”柳銘淇道,“倘若你給我一年的時間,我肯定不能這么做。但現在東瀛人入侵在即,想要一兩個月之內形成戰斗力,只能這樣?!? 要說古代的訓練軍士,簡直就是開玩笑。 平日什么各種身體打磨、各種旗號訓練等等,那都是傳說中的事情。 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職業軍人每五天能出操一次,能簡單的訓練一下,便可以稱之為兵卒。 這些兵卒很多連最基本的左右都無法分清楚,只是一窩蜂的沖上去,然后又一窩蜂的潰敗下來。 大康禁軍那樣的,才能天天都訓練。 倘若到了緊急的時候,直接抓老百姓,發給兵器就讓他們上戰場,也是常有的事兒。 因此在苗炎看起來,柳銘淇這樣有心訓練一兩個月,已經算是很認真了。 …… 戚軍神坐鎮! 欠更還完了~~ 但我巴不得欠賬越多越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