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銘淇心中一直認為,蜂窩煤是一種民生資源,不應該拿來掙更多的錢。 現(xiàn)在蜂窩煤兩成的利潤仍舊很高,他還準備過兩年順了之后,再次降價一番,只要保證蜂窩煤工坊能達到一成利潤就可以。 這個時代的煤炭不能拿來發(fā)電,所以用處基本上都是用來燃燒取暖。 有了蜂窩煤,煤炭的功效基本上就定死了,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所以原材料價格這方面,柳銘淇也不擔心。 皇帝也懂得蜂窩煤的便宜對安定整個帝國的作用,他不會把山西的那些煤炭漲價賣給柳銘淇的。 但是外地不一樣了。 那些煤礦雖然是官方的,可你不能保證它漲價與否。 因此先多保留一點,等到談得清楚明白,運作正常之后,再進行降價才合適。 不然來一個價格倒逼,每賣出一個蜂窩煤就虧損一筆錢,這樣的生意也做不到。 和葛松道商量好了大概事宜后,柳銘淇便用飛鴿傳書傳出信件,讓蜂窩煤工坊派一群精干的師傅過來,好好的指導這邊的生產(chǎn)步驟和要點。 巧了的是,池三兒就在柳銘淇身邊。 本來池三是非常忙碌的。 帶著他過來,主要是讓他和宜賓的那些官員、士紳地主們溝通。 下一次來驗收質(zhì)量、拓展種植面積的,就只有他了,沒有一個好的人脈基礎怎么行? 結(jié)果煙草種植那邊還沒有發(fā)揮作用呢,這位現(xiàn)任蜂窩煤工坊的主管大人,便又被柳銘淇派到了威遠去,先搭建蜂窩煤工坊和招募工人,以及打造各種器具,做好前期準備。 一旦這邊的老師傅們到齊之后,便能馬上開始生產(chǎn)。 老實說,葛松道這個人殺伐果斷,做事情從來不拖泥帶水。 剛剛剿匪完畢端起飯碗,聽說十幾里外還有一個殘暴土人部落在肆虐,他都能丟掉飯碗讓軍士們吃飽了趕緊集合,再趕去消滅第二批的土人。 可他從來沒有見過做生意這么爽快積極的人。 今天談完,今天就飛鴿傳書京城里過來一批工匠師傅。 然后第二天就叫他派人帶著恰好是京城的蜂窩煤工坊主管的池三去威遠,開始做生產(chǎn)的準備。 看這個樣子,七月就能開始投入生產(chǎn),從此開始源源不斷的供應三省需求。 這……這簡直是神速啊! 葛松道就跟做夢似的。 你要說別人這么講,葛松道肯定以為他在吹牛。 但說話的人是柳銘淇,是圣人! 難道圣人還有不顧自己臉面的? 不可能! 所以葛松道立刻興奮了起來。 他一邊命令總督府的官吏跟隨池三去威遠,一切都便利行事,只要不傷及大雅,都可以先做了再說。 另一方面,葛松道又勒令威遠煤礦立刻停止對外出售煤炭,已有的合約可以暫時執(zhí)行,新的合約一律不簽。 存下來的煤炭,一律給裕王府的蜂窩煤工坊備著。 聽說在京里的兩個蜂窩煤工坊,工人多達十萬人之多。 我這威遠的蜂窩煤工坊一年預計產(chǎn)能是五十億個,和京城的也差不多了。 再怎么的也得給我安排七八萬人進入工坊吧? 這么七八萬人能帶動多少窮苦老百姓們家里吃飽飯? 京里蜂窩煤工坊一天給的是兩百文,我們威遠的不用太多,一百文的工錢都謝天謝地了,完全能應付一家人的所有開支,還能有所結(jié)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