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礦的問題-《大唐農圣》
第(1/3)頁
孫享福再度被一個千古名城的品德所折服,也難怪歷史上李世民會賦一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贈給蕭瑀,他可真是一位仁德兼備,忠于國家的誠臣智者。
當然,蕭瑀這么做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新的科舉制度背鍋,借勢再度退下來,讓更多李世民的鐵桿能夠有機會上位,或者給李世民一個調整人事的機會,是他們之間的一種政治默契,據記載,這位可是六度罷相的主。
正事還是要繼續談,搞懂了蕭瑀的心思之后,孫享福又道,“如此,下官便以蕭相的名義,提前發布整套科舉的制度,也好讓全國各地的考生,早日根據制度準備應考。”
“嗯,一切都依你的想法實行,最好把考題也設計來出,老夫在這種比較新穎的機謀方面不如你,就只負責執行就好。”
蕭瑀對于孫享福的才能,早就充分認可了,如果是以別的大臣的處事風格,肯定不會像他這么牛氣一改到底,他們會考慮各方反應,畏首畏尾的同時,選擇一些妥協或者平衡的辦法,而幾度沉浮的蕭瑀卻是不怕,做的徹底才是他一貫的風格。
歷史上的他,在改革這個問題上,就一直都是急先鋒,連房玄齡和杜如晦都勸不住他,已至生出一些矛盾,這也算是他的一種性格吧!只要是他認定了是好的事情,他就會堅決的執行,不計較對于他自己本人名利方面的影響,這一點,也是李世民喜歡用他的原因之一。
“如此的話,還請蕭相讓朝廷各部門盡快上報所缺人手數量,專業,以及特殊要求,這樣,咱們就能根據各部門所缺少的人才,針對性的取士,至于地方,根據人口戶數不同,咱們限定一個標準配備就好,讓獲取了文憑的考生,自行選擇實習地點,如此的話,對外,咱們也有個合理的說法。”
把科舉,辦成是一場朝廷各部衙門根據崗位對社會展開的一次招聘會,這就是孫享福的目的,只要執行的好,像宋朝,明朝那種被冗官拖垮的現象,大唐應該就不會出現了。
缺什么人,就招什么,誰家都是這樣,合情合理,別人挑不出毛病。
這種制度一旦形成,今后在官員滿員,沒有空缺的時候,不開科考,也屬于正常。
不讓所有人都把晉身的希望放在科舉上,那么其它方面出頭的渠道就變的更加重要起來,這樣,職場上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而這個制度實行之后,朝廷只是供養少部分實習生,而且只負擔他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話,其實待遇也就跟一個普通工人差不多,一屆就算取士過千人,花費也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而之后要成為官員的實習生,首先需要得到各部門領導的認可,地方官,還需要得到當地百姓的認可,那么,大部份官員上任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群眾基礎,這樣會讓朝廷所有的職能部門運轉的時候,更加高效。
而在地方任職的官員,為了保持群眾基礎,也不敢肆意的貪贓枉法,欺壓民眾,吏治做到這樣,基本在大方向上就不會出問題了。
考題的事情,孫享福還要慢慢琢磨,爭對各種專業人士的需求量,他需要設置不同程度的難易程度。
像文科官員,朝廷肯定缺,但報考的人數也會很多,把題目設置的難一點,就能將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久而久之,他們會自動往好考,容易當主官的專業上轉移,就好像唐朝科考歷史上剛開始比較熱門,后來卻被廢除的秀才科一樣,中獎率太低,久了自然就沒人考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宿迁市|
彭阳县|
乐山市|
呼图壁县|
右玉县|
峨眉山市|
尖扎县|
中山市|
黔西|
绵竹市|
洪泽县|
辉县市|
科尔|
凭祥市|
玉屏|
扎兰屯市|
章丘市|
河津市|
山阳县|
合阳县|
宜都市|
安乡县|
安陆市|
奎屯市|
西安市|
西峡县|
灌云县|
龙游县|
施秉县|
正定县|
梁平县|
太白县|
渭源县|
台江县|
太康县|
来凤县|
苗栗市|
分宜县|
中宁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