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話兒,許子干捻起一顆花生米,扔進嘴里,嚼得嘎嘣脆。 薛向擱下酒瓶,笑道:“當初是誰在電話里拍著胸脯子,讓我放心大膽的干,說什么只要實心任事,誰也動不了我,怎么這會兒話還沒冷,您這兒又變了腔調,這可不成啊!” 許子干橫他一眼,叱道:“渾話!我叫你實心任事,可沒叫你把人家書記、縣長都整靠邊了,你這叫跋扈懂不懂,是,該使手段的時候不得手軟,可也得講究個策略啊,官場上,綿里藏針絕勝以力制敵,你到底知不知道?” 薛向道:“許書記,您這就叫以己度人了,俗話說,有萬事必有萬法,官場之事,本就繁雜無定,豈能您一句綿里藏針就能概全的?要我說,各有各的道,我學不來您的,也免了您受累,還得向我傳經布道。” 話至此處,許子干面色大變,薛向急得:“唉唉唉,您別瞪眼啊,咱這是講道理,可不興以勢壓人,您方才不是說了嘛,要綿里藏針,對對,綿里藏針。” 鐺的一下,許子干的筷子精準地落薛向頭上了,“跟你小子我藏個屁的針!” 跟薛向斗嘴,這位就沒贏過,每每想傳授點幾十年積攢的官場經驗給這外甥,可這家伙幾句話一撩撥,就叫人恨得牙癢癢,再摟不尊,傳經布道的事兒,自然不了了之,這次也一樣。 薛向倒不是不愿聽許子干說教,而是他認為做官就比學武,各有各的路數,各有各的悟性,必須因材施教。還拿習武來說,他薛某人的性子就是外剛內揉,外圓內方,修習國術,正好就選了一外家拳,一內家拳,外家拳曰八極拳,正是走得剛猛無儔的路數,而內家拳練的是太極拳,講究綿綿密密,圓潤融通。 這是這兩套合了他心性的拳法,才讓天賦異稟的薛老三一練就會,一會即精,一內一外,一剛一柔,相輔相濟,二十多歲就成就了一代宗師,可謂遠邁歷代國術前輩。 這便是最好的選對路子,成就輝煌的例子。眼下,許子干要教薛向什么綿里藏針,當作經驗之談還行,非要薛向這脾性來學,非學成四不像不可。 既然這個話題不通,薛向生怕許子干接著教育,問了兩句韓冬臨和小孫在南疆的情況后,便把話頭扯到了他的身上:“許伯伯,你下南疆也有幾年了吧,聽說您在南疆的威勢比我在蕭山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副書記兼常務副省長,這是名正言順的既管黨又管政啊,可了不得呢! 你們南疆今年招商引資尤其出色,上《百姓日報》都快成家常便飯了,怎么著,振華首長可從來都是有功就賞,您這回怕是要動一動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