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琦想要將蒙學加入官學中的意思,劉表多少能品出來了。 若不是這個意思,想來他也不會親自編撰這些所謂的《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什么的。 不過有一說一,劉琦編纂的這些蒙學的范本,還是非常不錯的,哪怕就是相比于現在各州各郡所用的蒙學《急就篇》,也是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要知道,史游的《急就篇》在大漢朝作為蒙學的范本,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其地位之高,一直沒有其他的典籍可以取代。 但以劉表的觀察,劉琦所寫的這篇《千字文》和《弟子規》,似乎更適合用于為孩子用以啟蒙教育。 劉表心中頗為驚詫。 自家的這個兒子,何時竟也有這般才華?一身學識讓人驚訝。 雖然他只是自創了幾篇用于蒙學的篇幅,但正因為是用來啟蒙孩童的典籍,這個中的內容必是馬虎不得,非得幾經推敲,方可使用。 若是不能夠熟讀經史,并深研孔圣人之道,根本是不可能編纂出這種東西的。 至于劉琦是讓旁人替他編纂的那種可能性…… 怕是不可能,能夠編纂出這種可傳于后世的蒙學之人,毫無疑問,必是名士,這般嘔心瀝血的傳世之作,如何能輕易予以旁人? 劉表深深的望了他這個兒子一眼。 曾幾何時,他只是注意到了他這個兒子的軍事能力……卻忽視了他治學的本領。 雖然《漢記》和《漢書》也是他主持的,但畢竟非他直接編纂。 可這些蒙學篇章…… 或許這個小子的治學之能,是在自己之上的。 劉表好半晌沒有說話,似乎一直在沉思這件事。 劉琦自然是明白劉表的震驚之處,故而也沒有出言打擾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