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荊州目前的最強大的軍權掌握在誰手里? 劉琦。 荊州目下全部有名氣的戰將都聽誰的? 劉琦。 說實話,劉琦現在一句話,荊州最精銳的兵力都得跟他走,劉表屁毛都剩不下。 劉表最親的人和最信任的人,始終都是劉琦,他舍得給劉琦這份權力,也愿意看到自己的兒子擁有這份權力。 都是自家人,不分彼此。 但在他的概念里,他覺得目前這份權力應該還是放在他自己的手里才是正常的。 然后等他死了以后,劉琦在順理成章的將這份權力接過去。 這才叫完美! 劉表自始至終,都覺得劉琦是他最親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繼承他基業的人,但就目前來看,兒子掌控的東西有點多,得往回收一收。 過些年再慢慢還給他。 哪有爹還沒死,三軍士卒就已經全部都聽從兒子的了? 這份心思,跟劉琦立多少功勞沒關系,他就是才華在橫溢,能力再強,也不是那么回事。 這就好比在后世,爸爸的退休金放在兒子手里,然后有事得讓兒子給零花錢,不是那么回事。 該是劉琦的東西,日后定然都是他的。 但現在還得是當爹的應該擁有的,爹死了,以后全是你的…… 這就是劉表現在心中的正統理念。 很淺薄,很世俗,但也不能不說,劉表以他的角度來想這事,也沒啥大毛病。 軍中這些人,目下還得是都聽我老劉的,才是正理。 但現在小劉在軍中的權柄過重了。 而從后世穿越回來的劉琦,自然是明白劉表心中的那點小心思。 兩千年歷史,每一個時代,哪位當權者不是如此? 他們都深深的渴望專權。 但劉琦也知道,自己目下的功勞太大,聲望太高,劉表要是隨隨便便的就不讓他帶兵了,或是收了他的軍權,根本就找不出合適理由。 因為整個荊州目下也沒人能取代劉琦的軍事地位,他劉表也不行。 劉表沒招了,故而開始耍小性子。 先是把兩個妹妹和陶商接到了襄陽,然后又是只派蒯越一人去迎劉琦,即使劉琦倒了襄陽,劉表也沒有立刻見他。 說白了,劉表想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 爸爸不開心了。 所以劉琦就通過爸爸的大外甥,給他爸爸一個臺階下。 …… 張允立刻拱手道:“荊州眾人,豈能對舅父沒有忠義之心,就外甥本人來說,更是只認舅父,不認他人。” 劉表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笑道:“子信,你覺得老夫這個兒子如何?” 張允裝傻充楞道:“舅父說的是哪個兒子?” “休裝糊涂,老夫所指的,自然是伯瑜。” 張允很是坦誠地道:“當世英才,乃是年輕一輩士人中的翹楚,日后必可將劉氏門楣發揚光大。” 劉表老懷大慰地點了點頭,笑道:“老夫也是這么認為的,伯瑜日后是個能成大器的,日后能繼承基業者,非伯瑜莫屬也,在這三個兒子中,老夫也是最喜歡他的。” 張允敏銳地捕捉到了劉表話中的兩個‘日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