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忠義之心’這四個字,說白了是劉表在提醒張允。 身為荊州臣子,身為劉琦的直屬手下,身為劉表的外甥,身為劉琦的表哥,你的忠心該怎么長? 當然前提是對他們父子都忠心!這點是必須要有的。 然后,就得細分了。 對他們父子全都忠義沒錯,但同時還有分清一個先來后到。 畢竟荊州的家業他們劉氏父子的,張允要弄懂一把手和二把手。 若是換成沒跟劉琦談過話之前的張允,或許會被劉表這么一句話弄懵,不曉得個中奧妙。 但是因為劉琦事前已經把劉表心中所思所想都告訴了他,所以張允明白劉表此刻的話中深意。 劉表是提醒自己別光長肉,多長點忠義之心,長點對舅父的忠義之心,對他劉景升的忠義之心,別光忠義了,弄的主次不分。 他劉表是主,嫡子劉琦為次,這才是正常的規律。 等他劉景升死了,你再以劉琦為主,就這么簡單。 其實這句話,不僅僅是劉表想對張允說的,這當中的泛指面積比較大。 可能還包括:典韋,許鄲,許沂,李典,太史慈,黃敘,邢道榮,魏延,張任,荀攸,甘寧,嚴顏,賈龍,吳懿,婁發,吳堀,沈彌乃至于新近投靠的西涼龐德和遼東徐榮。 這些全部都是實打實的掌握著武裝力量的軍中猛將。 甚至于黃忠和文聘。 說句實話,在這些人的心中,劉琦目下的威望確實是比劉表高的,在軍中,劉琦已經達到了一言九鼎的威信。 其實,對于實際的統治來說,這些軍中人對劉琦忠心,在一定程度上就算是對劉表忠心,劉表也不會懷疑他這個嫡長子對自己的感情。 畢竟他劉景升的東西,等死了之后,就是他劉伯瑜的。 本來倒也是沒什么,但隨著那些學宮中士子們為了彰顯自己而對劉表做出的諫言,劉表心中也有些小郁悶和小想法。 因為他的欲望在不斷攀升。 他開始希望自己能夠完全說了算。 其實,每一個人,不論是與生俱來的普通人,還是一個生來高貴的人,只要他們成為了領導者,那經過長年的積累,在其心中便會開始萌發一種東西,一種令他們極為快慰且不舍的東西。 這種東西叫做‘專權’。 也叫一言堂。 小到一個集體,大到一個國家,泱泱神州兩千年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一直都在不遺余力的做這件事。 在這一畝三分地上,必須得是我全說了算……哪怕我說的是錯的,也必須得是對的! 不許有人在這一畝三分地的政治和軍事威信可以超過我。 神州人就是這么霸道,有一個算一個,領導者必須一言堂。 說自己不霸道不愛權的人,是根本沒坐到那個位置,就算是有位置,也是個中檔次的,在一個集體中達不到最高的那個層級。 當然了,這個專權也分時間段,眼光比較長遠,或是挫折受的比較多的人,他們會在大一統之后,才開始實施這個一言堂。 而劉表的眼光相對還沒達到那么高,而且由于劉琦這些年為他鋪的路太順了,也使得他的自信心空前膨脹。 他沒有雄心爭霸天下,他目前階段的愿望,就是在荊州,在他目下所能管轄的這片土地上……呼風喚雨,說什么是什么,無人可出其左右。 歷史上的劉表到死也沒達到這個階層,不是他不想,是因為一開始就沒人能幫他,打下的基礎不好。 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的山陽劉氏在荊州這個地界,已經是太強橫了,強橫到劉表已經足矣膨脹到想一人做主。 說白了,就是過得太順當了。 他開始想要在荊州專權了。 不許發展,只需固守便可。 但是想要完全做到一言堂,從古至今,所有領導者的最大籌碼就是——軍權。 沒有軍權,拿狗屁專權?誰扯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