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 董卓軍因為樊稠的死而撤退了,但長安的危機卻并沒有因此而結束。 乘著董卓軍暫時撤走,黃忠急命人開始加固城防,往城頭調轉守城軍械,并重新分派布防。 長安城高,又有數千張強弩作為固守,黃忠對城頭的防護倒是不甚擔心,關鍵是長安城十二門又該如何防御。 前番一場交戰,董卓軍的沖車差點轟碎了宜平門,幸虧黃忠率兵沖出,殺盡了城門前的西涼兵,才堪堪將城門守住。 那一次,黃忠是利用了西涼兵認為他們不敢沖出城的心理,因而占了先機。 但這種事還會有下一次么? 長門十二門的固守,必須要再想個辦法才是。 黃忠遂找荀攸商議,不想荀攸早就已經想到了辦法。 “其實關于如何守城們,當年劉府君在長沙之戰時,不就已經給過我們提示了么?”荀攸笑著對黃忠道。 當年劉琦和劉磐固守長沙抵擋張羨來兵,黃忠雖然不曾參與那一仗,但由于那一仗乃是事關荊南歸屬的大戰,因而黃忠對當中的細節也是非常了解的。 “若是黃某人沒有記錯,當初劉府君在長沙城,曾命城中百姓,每人持一沙袋土夯實于城門之后,如此便可形成了土山,將城門堵死……此法對于守城者倒是非常受用,但唯一一點的不足,就是西涼軍雖進不來,我們卻也出不去了。” 荀攸嘆息道:“出不去便出不去吧,總比他們沖進來將我們挨個斬殺要強。” 黃忠認真地思索了片刻,道:“卻也只能如此了……不過我們的士兵還要固守城防,怕是難有時間尋沙土去各門后面堆積土山……更何況長安還有十二門,遠比普通縣城要難堵的多。” 荀攸道:“眼下只能號召城中百姓,前來幫手堆土阻門了。” “好,黃某立刻派人在內城頒布告示,命百姓每家每戶,按人頭前往各門,運土堵門。” “善。” …… 黃忠的命令下達之后,可是難為壞了城中的富豪百姓。 倒不是他們不愿意協助劉軍辦事,只是長安內城的實際情況不允許。 就算是城中有足夠的人手前來協助守城,但沒有那么多的沙土。 長沙城屬于縣城,并未完全用城墻圍定,且城中尚有開拓用地,而且事先劉琦已經在城中做過準備,因此不缺堵門之土。 但長安內城中有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