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遼手下的一眾司馬和軍侯,聽說劉寵的五萬大軍正直奔長安而來,都有些驚慌失措。 他們眼下眾口一詞,請張遼派人去往西方,向董卓求援。 張遼捋著須子,認真地思考了片刻,道:“向相國求援,此事是必然的,只是相國目下與韓遂對陣,就算是派兵折返長安,怕劉寵也已經是兵臨城下,對方早有準備,若是一個疏忽,長安城破,相國的救兵縱然是趕了回來,卻也無用了。” 一名軍侯道:“末吏建議校尉立刻安排三軍登城,準備守車的器械,并招募百姓協守城防,憑借地利堅守,阻劉寵于外!” 張遼站起身,在原地來回踱著步子,并沒有著急做出決定。 他麾下的諸人看到張遼這么不緊不慢的樣子,不由感到奇怪。 這張校尉干什么呢?此時此刻,已經是火燒眉毛,如何還思慮多多?不過是固守城防的事情,一句話就解決了,還在這里等什么? 就在一眾人疑惑不解地時候,卻見張遼突然停住腳步,道:“要守長安,不可在城中與彼交鋒,當以奇制之,先行出戰,搓其銳氣,方可守城!” 眾人聞言你瞅我,我瞧你,心中皆是驚疑不定。 少時,卻見一名曲軍侯道:“張校尉,敵眾我寡,守城尚且兇險之極,若是出城與彼交鋒,豈非自尋死路?” 張遼正色道:“汝尚且知曉出城乃是必死之局,劉寵又焉能不知?如此,方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良機。” 眾人心中都是暗自忐忑,此言雖然有理,但對于己方來說,也未免太過冒險了,一旦事情有所不成,豈非自獻頭顱于對方面前? 也不等眾人再說話,便見張遼揮了揮手,道:“諸位先下去吧,容某細細斟酌,來日再行決策。” 眾司馬和軍侯皆是行禮拜辭。 眾人走后,卻見張遼返回到了正廳的桌案前,命人取來皮圖,展開之后細細端詳,眉頭緊皺,似乎是在琢磨著什么。 大概過了一個多時辰,一名親衛走進了正廳,對張遼言道:“啟稟君侯,郎中令前來拜府,并送上名刺。” 說罷,其便將李儒的名刺遞了上來。 郎中令李儒是何等身份,張遼自然省得,他急忙起身,直接出了正廳,親自去往府邸的門外去迎接他。 少時,張遼來至李儒面前,對其道:“郎中令拜府,遼接待不周,還請郎中令勿怪。” 李儒笑呵呵地道:“張校尉主持城中軍務,責任重大,諸事頗多,李儒冒昧前來打擾,張校尉恕我冒昧之罪。” 張遼一伸手,道:“請!” 第(1/3)頁